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员工管理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2章 企业基层员工流失概述 | 第19-22页 |
2.1 基层员工流失的定义 | 第19页 |
2.1.1 基层员工 | 第19页 |
2.1.2 基层员工流失 | 第19页 |
2.2 基层员工流失的分类和特点 | 第19-20页 |
2.2.1 基层员工流失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2 基层员工流失的特点 | 第20页 |
2.3 基层员工流失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4 基层员工流失的衡量方法 | 第21-22页 |
第3章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调查与分析 | 第22-35页 |
3.1 QDCY公司简介及基层员工管理概况 | 第22-23页 |
3.2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调查设计 | 第23-25页 |
3.2.1 研究框架与设计思路 | 第23-24页 |
3.2.2 调查问卷与访谈设计 | 第24-25页 |
3.3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问题的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3.1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统计 | 第25-26页 |
3.3.2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26-31页 |
3.4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对公司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31-35页 |
3.4.1 增加公司人力重置成本 | 第31-33页 |
3.4.2 降低公司质量水平 | 第33页 |
3.4.3 制约公司持续发展 | 第33-34页 |
3.4.4 影响员工士气和公司凝聚力 | 第34-35页 |
第4章 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原因分析 | 第35-45页 |
4.1 影响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自身原因分析 | 第35-43页 |
4.1.1 公司基层员工管理方式简单粗放 | 第35-37页 |
4.1.2 公司现行的薪酬福利体系缺乏吸引力 | 第37-40页 |
4.1.3 公司基层员工培训晋升制度不完善 | 第40-42页 |
4.1.4 公司基层员工操作环境差且劳动强度较大 | 第42页 |
4.1.5 公司对基层员工流失负面影响的认识不充分 | 第42-43页 |
4.2 影响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非公司自身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4.2.1 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社会原因分析 | 第43页 |
4.2.2 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员工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基层员工流失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5-49页 |
5.1 美国GE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5-46页 |
5.2 中国华为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5.3 几点启示 | 第47-49页 |
第6章 改善QDCY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管理对策 | 第49-57页 |
6.1 公司自身管理视角对策 | 第49-54页 |
6.1.1 培育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 第49-50页 |
6.1.2 构建公平和有差别的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 | 第50-52页 |
6.1.3 完善基层员工培训和晋升制度 | 第52页 |
6.1.4 改善基层员工操作环境和劳动强度 | 第52-53页 |
6.1.5 建立基层员工流失的预警机制 | 第53-54页 |
6.2 非公司自身管理视角对策 | 第54-57页 |
6.2.1 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社会管理视角对策 | 第54-55页 |
6.2.2 公司基层员工流失的员工个人管理视角对策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