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加工工业论文--食用油脂工业副产品加工与利用论文

水媒法提取油茶籽油后水相中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茶皂素的结构研究第9-10页
    1.2 茶皂素的性质研究第10-12页
        1.2.1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第10-11页
        1.2.2 茶皂素的生理活性第11-12页
    1.3 茶皂素的提取技术研究第12-14页
        1.3.1 传统的茶皂素提取方法第12-13页
        1.3.2 新型的茶皂素提取方法第13-14页
    1.4 茶皂素的纯化技术研究第14-15页
        1.4.1 重结晶法第14页
        1.4.2 沉淀法第14页
        1.4.3 转萃法第14-15页
        1.4.4 树脂纯化法第15页
        1.4.5 膜法纯化第15页
        1.4.6 凝胶色谱法及其他第15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6 研究主要内容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7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17页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17页
        2.1.2 实验设备第17页
    2.2 基本成分的测定第17-18页
        2.2.1 茶皂素的测定第17-18页
        2.2.2 粗蛋白的测定第18页
        2.2.3 粗脂肪的测定第18页
        2.2.4 总糖的测定第18页
        2.2.5 水分的测定第18页
        2.2.6 总酚含量的测定第18页
        2.2.7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18页
        2.2.8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18页
    2.3 超滤法分离提取水相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第18-20页
        2.3.1 超滤膜系统第18-19页
        2.3.2 提油后水相溶液的成分分析第19页
        2.3.3 超滤膜材料及孔径的选择第19-20页
        2.3.4 水相溶液稀释倍数的选择第20页
        2.3.5 水相溶液pH的选择第20页
        2.3.6 恒容超滤加水倍数的选择第20页
        2.3.7 水相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第20页
        2.3.8 水相中多肽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20页
    2.4 大孔树脂进一步纯化茶皂素的工艺研究第20-23页
        2.4.1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第20-21页
        2.4.2 大孔树脂的筛选第21页
        2.4.3 静态吸附的拟合模型第21页
        2.4.4 静态解析乙醇浓度的选择第21页
        2.4.5 动态吸附流速的选择第21页
        2.4.6 动态吸附溶液pH的选择第21-22页
        2.4.7 动态解吸杂质洗脱方案的选择第22页
        2.4.8 动态解吸流速的选择第22页
        2.4.9 树脂纯化过程中的计算公式第22-23页
    2.5 纯化后的茶皂素的定性测定第23页
        2.5.1 Lieberman Burchard反应第23页
        2.5.2 Molish显色反应第23页
    2.6 茶皂素单体的结构鉴定第23-24页
        2.6.1 茶皂素单体的分离与制备第24页
        2.6.2 茶皂素单体组分的UPLC-MS分析第24页
        2.6.3 茶皂素单体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4页
        2.6.4 茶皂素水解液中的单糖组成第24页
    2.7 茶皂素产品水解前后的性质测定第24-26页
        2.7.1 茶皂素的水解第24页
        2.7.2 表面活性第24-25页
        2.7.3 抗氧化活性第25页
        2.7.4 抑菌活性第25-26页
        2.7.5 溶血性第26页
    2.8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7-57页
    3.1 超滤法分离提取水相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第27-32页
        3.1.1 提油后水相溶液的成分分析第27页
        3.1.2 超滤膜材料及孔径的选择第27-29页
        3.1.3 水相稀释倍数的选择第29-30页
        3.1.4 水相溶液pH的选择第30-31页
        3.1.5 恒容超滤加水倍数的选择第31-32页
    3.2 树脂法进一步纯化茶皂素第32-40页
        3.2.1 树脂的筛选第32-34页
        3.2.2 静态吸附拟合模型第34-35页
        3.2.3 静态解吸乙醇浓度的选择第35-36页
        3.2.4 动态吸附流速的选择第36-37页
        3.2.5 动态吸附溶液pH的选择第37-38页
        3.2.6 动态解吸杂质洗脱方案的确定第38-39页
        3.2.7 动态解吸流速的选择第39-40页
    3.3 茶皂素产品定性分析第40-41页
        3.3.1 Lieberman Burchard反应第40页
        3.3.2 Molish反应第40-41页
    3.4 茶皂素单体组分鉴定与结构分析第41-51页
        3.4.1 茶皂素单体的分离制备第41-43页
        3.4.2 茶皂素单体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3页
        3.4.3 茶皂素水解液中的单糖组成第43-44页
        3.4.4 茶皂素单体组分的UPLC-MS分析第44-51页
    3.5 茶皂素产品水解前后性质的对比研究第51-57页
        3.5.1 表面活性第51-52页
        3.5.2 抗氧化性第52-54页
        3.5.3 抑菌性第54-55页
        3.5.4 溶血性第55-57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主要结论第57-58页
    展望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榧籽粒蛋白酶解物及香榧内种皮醇提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下一篇:黑枸杞对高脂诱导的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