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一、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综合评价 | 第12页 |
四、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一)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第12-13页 |
(二)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 第13页 |
(三)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关系 | 第13页 |
(四) 解构 | 第13-14页 |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一) 课题研究的目标 | 第14页 |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 标准参照性理论 | 第15页 |
(二)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15页 |
(三)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 | 第15-16页 |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路线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 课题研究的过程 | 第16页 |
(二) 课题研究的路线 | 第16-17页 |
(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广西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现状调查研究与试题分析 | 第18-36页 |
一、广西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现状调查研究目的 | 第18页 |
二、广西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现状调查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三、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第18-22页 |
(一) 对高中地理学业考试的认同感 | 第20页 |
(二) 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看法 | 第20-21页 |
(三) 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选拔性功能的看法 | 第21页 |
(四) 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能力水平层次的看法 | 第21-22页 |
四、广西近三年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一) 试题结构的总体情况 | 第22-24页 |
(二) 试题知识结构分析 | 第24-27页 |
(三) 试题能力结构分析 | 第27页 |
(四) 地理试题体现地理课程目标的结果分析 | 第27-34页 |
五、广西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主题研究结果结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从命题角度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解构 | 第36-48页 |
一、地理课程标准是广西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 | 第36-42页 |
(一) 体现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要求 | 第36-38页 |
(二) 体现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要求 | 第38-39页 |
(三) 体现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 第39页 |
(四) 体现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 第39-40页 |
(五) 体现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40-42页 |
二、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看广西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试题命题特点 | 第42-48页 |
(一) 遵循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 | 第42-43页 |
(二) 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命制样题 | 第43页 |
(三) 遵循地理课程标准的最基本要求 | 第43-45页 |
(四) 符合科学合理的试题题型 | 第45-47页 |
(五) 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科学命制地理学业水平试题的对策 | 第48-52页 |
一、试题命制内容要体现课标的内容,不以教材为依据 | 第48页 |
二、地理试题命题要遵循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 第48-49页 |
三、地理试题命题要遵循高中地理学科课程的新理念 | 第49页 |
四、地理试题命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 第49-52页 |
(一) 突出读图能力的培养 | 第50页 |
(二) 体现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50页 |
(三) 体现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 第50-51页 |
(四) 体现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2-55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53-54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