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伪满洲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导论第10-19页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页
   ·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0-12页
     ·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2-14页
     ·伪满洲国教科书编审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4-15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15-16页
     ·教科书第15-16页
     ·教科书制度第16页
     ·教科书编审制度第16页
     ·伪满洲国第16页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目标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研究思路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伪满洲国教育概况第19-23页
   ·教育目的第19页
   ·学校体系第19-21页
     ·初等教育第20页
     ·中等教育第20-21页
   ·教育管理第21-23页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第21-22页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第22-23页
3 伪满洲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第23-27页
   ·前期(1932 年-1932 年):教科书的删改与审定制第23-24页
   ·初期(1933 年-1937 年4 月):国定制与审定制并行第24-25页
   ·中期(1937 年5 月-1941 年11 月):国定制与检定制并行第25-26页
   ·后期(1941 年12 月-1945 年8 月):国定制与指定制并行第26-27页
4 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构成第27-34页
   ·教科书编写制度第27-31页
     ·编写宗旨第27-28页
     ·编写机构第28-30页
     ·编写人员第30-31页
     ·编写程序第31页
   ·教科书审查制度第31-34页
     ·审查标准第31-32页
     ·审查机构和人员第32-33页
     ·审查程序第33-34页
5 伪满洲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成因第34-36页
   ·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国定制为主的教科书编审制度第34页
   ·教科书的审定制、检定制和指定制是作为向国定制过渡的权宜之计第34-36页
     ·大量的国定教科书的编纂不可能一蹴而就第34-35页
     ·人们反抗奴化教科书的斗争第35-36页
6 伪满洲国中小学教科书编审制度的影响第36-44页
   ·牢牢的掌握了对教科书的控制权第36-38页
     ·出版了一全套的奴化教育的教科书第36-37页
     ·查禁了一批“排日”教科书第37-38页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降低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第38-44页
     ·奴化教科书的特点第39-41页
     ·削弱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第41-42页
     ·降低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第42-44页
7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 A第49-51页
附录 B第51-52页
附录 C第52-56页
附录 D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困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