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2-14页 |
(一) 学习需要的差异 | 第12页 |
(二)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才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 第12-13页 |
(三) 新高考为学生提供基于选择的走班教学的可能性 | 第13-14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一) 走班教学实施下的学生选科研究 | 第15-16页 |
(二) 走班教学实施下的课程建设研究 | 第16-17页 |
(三) 走班教学实施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 第17-18页 |
(四) 走班教学实施下的学校管理研究 | 第18-21页 |
(五) 研究小结 | 第21-22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22-27页 |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四) 研究者的自我准备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缘起:学生选择的解读 | 第27-38页 |
一、学生选择的价值分析 | 第27-30页 |
(一)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存在 | 第27-28页 |
(二) 学生学习策略的多元诉求 | 第28页 |
(三) 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表达 | 第28-30页 |
二、学生选择的内容表达 | 第30-31页 |
(一) 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学习内容 | 第30页 |
(二) 与学习策略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 第30-31页 |
三、探索实现学生选择的教育路径 | 第31-38页 |
(一) 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 | 第32-33页 |
(二) 为学生提供选课走班学习的机会 | 第33-35页 |
(三) 开展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涯指导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实践:基于学生选择的走班教学探索 | 第38-56页 |
一、以个性为导向的学生选择 | 第38-41页 |
(一) 学生个性引领下的选择 | 第38-39页 |
(二) 学生选择面临的困境:缺乏个性 | 第39页 |
(三) 走出选择困境:学生个性的培养 | 第39-41页 |
二、学生选择的应然与实然 | 第41-45页 |
(一) 应然:学生自主选择 | 第41-42页 |
(二) 实然:学生选择的规则约束 | 第42-43页 |
(三) 实然与应然的落差分析 | 第43页 |
(四) 选择规则的制订 | 第43-45页 |
三、基于学生选择的课程建设 | 第45-48页 |
(一) 划分学段与学程,确保学习的连贯性 | 第45-47页 |
(二) 打通必修与选修,增加课程的多样性 | 第47页 |
(三) 合理安排课程,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 第47-48页 |
四、评价标准与学生选择 | 第48-51页 |
(一) 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与学生选择的个性化的对立问题 | 第48-49页 |
(二) 建构引领学生选择的评价标准 | 第49-51页 |
五、学校管理与学生选择 | 第51-56页 |
(一) 学校管理的一致性与学生选择的多样性的对立问题 | 第51-52页 |
(二) 用多元管理保障学生个性选择 | 第52-56页 |
第四章 思考:走班教学实施的优化 | 第56-63页 |
一、通过提升学生发展指导的品质来提高学生选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第56-58页 |
二、丰富课程类别,提高课程品质,落实学生个性选择的机会 | 第58-60页 |
三、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程度,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 第60-61页 |
四、统整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校际共享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3-66页 |
一、个性化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 第63页 |
二、走班教学是落实学生个性化选择的有效途径 | 第63-64页 |
三、在走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守选择的规则,并承担选择的结果 | 第64页 |
四、学生选择的落实推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转变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附录 | 第71-90页 |
后记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