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地铁交直流网络联合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地铁交直流供电网络分析第14-27页
    2.1 交流供电网络基本情况第14-15页
    2.2 交流供电方式分析第15-19页
        2.2.1 集中供电模式第15-18页
        2.2.2 分散供电模式第18-19页
        2.2.3 混合供电模式第19页
    2.3 直流供电网络基本情况第19-20页
    2.4 深圳地铁交直流供电网络调研第20-24页
        2.4.1 交流供电网络第20-23页
        2.4.2 直流供电网络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7页
3 地铁交流供电网络潮流计算方法的研究第27-45页
    3.1 中压网络等效数学模型第27-32页
        3.1.1 电缆第27-29页
        3.1.2 主变电所第29-30页
        3.1.3 地铁供电系统的外部电源第30-31页
        3.1.4 数学模型在潮流计算中的指标第31-32页
    3.2 支路分层的潮流计算方法第32-41页
        3.2.1 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的应用第33-36页
        3.2.2 支路分层的潮流计算路径分析第36-40页
        3.2.3 交流供电网络潮流计算流程设计第40-41页
    3.3 交流供电网络三相短路的计算第41-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软件的总体设计第45-59页
    4.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第45-47页
    4.2 面向对象的供电系统图形元件设计第47-51页
        4.2.1 系统元件的图形化第47-49页
        4.2.2 图形系统的计算第49-51页
    4.3 主要计算功能模块接口第51-55页
        4.3.1 牵引计算结果的数据接口第52-54页
        4.3.2 交直流供电网络接口处理第54-55页
    4.4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第55-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软件的仿真应用第59-93页
    5.1 软件开发工作简介第59-65页
        5.1.1 软件的界面操作第60-63页
        5.1.2 软件计算结果展示第63-65页
    5.2 交流供电网络的仿真第65-81页
        5.2.1 正常运行方式第65-71页
        5.2.2 故障运行方式第71-79页
        5.2.3 三相短路计算第79-81页
    5.3 交直流供电网络联合仿真第81-91页
        5.3.2 交直流联合计算的流程第82-83页
        5.3.3 交直流联合仿真第83-87页
        5.3.4 仿真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第87-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3-95页
    6.1 总结第93-94页
    6.2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7-10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戴式下肢外骨骼的设计及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