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攻击抑制--基于不同心理资源的亲社会效应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31页
   ·攻击行为概述第10-14页
     ·攻击行为的界定第10-11页
     ·攻击行为的分类第11-12页
     ·攻击行为的传统理论第12-13页
     ·一般学习模型理论第13-14页
   ·攻击行为研究方法第14-24页
     ·实验室范式第14-22页
     ·工作相关评价范式第22-24页
   ·心理资源第24-31页
     ·心理资源与自我调节第24-26页
     ·心理资源的损耗范式第26-29页
     ·心理资源与攻击行为第29-31页
2 问题提出第31-36页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研究现状第31-33页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第33-34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34页
     ·研究目的第34页
     ·研究意义第34页
   ·研究假设第34-36页
3 研究一:心理资源无损耗状态下不同亲社会诱发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第36-44页
   ·实验目的第36页
   ·被试第36-37页
   ·实验材料和工具第37页
   ·实验设计第37页
   ·实验程序第37-40页
   ·实验结果第40-42页
     ·情绪评估第40-41页
     ·不同诱发组攻击水平第41页
     ·不同性别组攻击水平第41-42页
   ·讨论第42-44页
     ·情绪与攻击第42页
     ·心理资源无损耗状态下个体的亲社会效应第42-43页
     ·亲社会效应的性别差异第43-44页
4 研究二:心理资源损耗状态下不同亲社会诱发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第44-53页
   ·实验目的第44页
   ·被试第44-45页
   ·实验材料与工具第45页
   ·实验设计第45页
   ·实验程序第45-49页
   ·实验结果第49-51页
     ·简单度、注意力和满意度评估第49-50页
     ·不同诱发组攻击水平第50-51页
     ·不同性别组攻击水平第51页
   ·讨论第51-53页
     ·心理资源损耗与攻击第51-52页
     ·心理资源损耗状态下个体的亲社会效应第52页
     ·亲社会效应的性别差异第52-53页
5 总的讨论第53-59页
   ·观察式与体验式的亲社会效应第53-54页
   ·亲社会效应心理机制——一般学习模型与道德提升感第54-55页
   ·亲社会效应的性别差异第55-56页
   ·本研究的问题与不足第56-57页
     ·视频材料第56-57页
     ·实验室攻击范式的选择第57页
     ·体验式亲社会诱发所产生的情绪对实验的影响第57页
   ·未来的研究与展望第57-59页
     ·视频材料第58页
     ·攻击范式的选择第58页
     ·心理资源的研究第58-59页
6 研究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4页
附录第74-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类别学习
下一篇:汉字认知N170专家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