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1.3.2 访谈法 | 第11页 |
1.3.3 归纳总结法 | 第11页 |
1.3.4 案例分析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2.1.1 互联网时代 | 第13页 |
2.1.2 高校辅导员的含义 | 第13页 |
2.1.3 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解析 | 第13-14页 |
2.1.4 辅导员职业特点 | 第14-15页 |
2.1.5 辅导员职业素质和能力 | 第15页 |
2.1.6 辅导员职业道德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第3章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现状 | 第18-23页 |
3.1 互联网时代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带来的挑战 | 第18-19页 |
3.2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现状及问题 | 第19-21页 |
3.2.1 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创新 | 第19-20页 |
3.2.2 辅导员队伍建设没有实现专业化 | 第20页 |
3.2.3 辅导员管理能力监管的缺失 | 第20-21页 |
3.2.4 辅导员管理能力的标准模糊 | 第21页 |
3.3 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第4章 国外经验借鉴 | 第23-30页 |
4.1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建设 | 第23-27页 |
4.1.1 美国 | 第23-25页 |
4.1.1.1 巴洛玛学院辅导员学生管理事务制度的构成 | 第23-24页 |
4.1.1.2 巴洛玛学院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特点 | 第24-25页 |
4.1.2 英国 | 第25-27页 |
4.2 经验借鉴 | 第27-30页 |
4.2.1 人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 | 第27-28页 |
4.2.2 注重德育教育 | 第28页 |
4.2.3 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 | 第28-30页 |
第5章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能力建设对策 | 第30-41页 |
5.1 高职学生特点 | 第30-31页 |
5.2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发展的相关能力 | 第31-34页 |
5.2.1 管理能力 | 第31-32页 |
5.2.2 辨别能力 | 第32页 |
5.2.3 沟通能力 | 第32-33页 |
5.2.4 决断能力 | 第33页 |
5.2.5 创新能力 | 第33-34页 |
5.3 提高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力的措施 | 第34-41页 |
5.3.1 提高辅导员遴选标准 | 第34-36页 |
5.3.2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第36-38页 |
5.3.3 构建辅导员管理和评价体系,健全相关机制。 | 第38-4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