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3-23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古典诗词教学目标的表述 | 第13-15页 |
一、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根据意境理解诗意 | 第13-14页 |
二、学生鉴赏古典诗词,应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 | 第14页 |
三、了解诗词的基本特征,提高分析理解作品能力 | 第14-15页 |
四、了解诗词句式的用法,背诵、积累一定名篇数目 | 第15页 |
第二节 高中鉴赏古典诗词的意义 | 第15-17页 |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激发想象力 | 第16页 |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第16页 |
三、通过以往知识解决问题 | 第16-17页 |
第三节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 | 第17-23页 |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 第17-18页 |
二、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 | 第18-23页 |
第二章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3-32页 |
第一节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第23-24页 |
一、调查背景 | 第23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一、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兴趣不浓 | 第24-25页 |
二、学习方法单一,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 第25页 |
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 第25-26页 |
四、对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 | 第26-27页 |
五、教学方法急功近利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古典诗词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文言教学替代诗词鉴赏 | 第28页 |
二、理性分析替代直觉领悟 | 第28-29页 |
三、一元阐述代替多元解读 | 第29-30页 |
四、教学主导替代学习主体 | 第30-31页 |
五、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态度不够积极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关于提高古典诗词教学水平的教学建议 | 第32-46页 |
第一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第32-36页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 第32-33页 |
二、体悟意境,激发兴趣 | 第33-34页 |
三、形式多样,灵活运用 | 第34-35页 |
四、拓展学生知识面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 第36-43页 |
一、诵读中体味诗情 | 第37-38页 |
二、音韵法声情并茂 | 第38-40页 |
三、以诗知人 | 第40-42页 |
四、创设情境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第43-46页 |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 第44页 |
二、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附录一 | 第48-50页 |
附录二 | 第50-51页 |
附录三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