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 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3-15页 |
一、作为一个概念的“审美话语”之建构的溯因 | 第15-22页 |
(一) 建构“审美话语”的历史渊源 | 第16-19页 |
(二) 建构“审美话语”的现实语境 | 第19-22页 |
二、从概念到学说:“审美话语”的内涵考辨和理论架构 | 第22-40页 |
(一) “审美话语”之内涵考辨 | 第22-27页 |
1. “审美话语”中的“话语” | 第22-25页 |
2. “审美话语”的内涵层次 | 第25-27页 |
(二) “审美话语”之理论架构 | 第27-40页 |
1. “审美话语”是对“文化理论”的超越 | 第27-32页 |
2. “审美话语”中的文化意识形态 | 第32-35页 |
3. “审美话语”.与政治批评 | 第35-40页 |
三、伊格尔顿“审美话语”的理论品质 | 第40-4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 | 第40-42页 |
(二) 主体意识 | 第42-44页 |
(三) 批判精神 | 第44-47页 |
四、结语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