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9-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13-14页 |
三、 研究过程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研究过程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儿童课外阅读基础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一、 阅读的涵义与价值 | 第16-18页 |
(一) 什么是阅读 | 第16-17页 |
(二) 阅读的价值追寻 | 第17-18页 |
二、 解读课外阅读 | 第18-20页 |
(一) 课外阅读的历史发展 | 第18-19页 |
(二) 课外阅读的含义与特点 | 第19-20页 |
三、 研究的理念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儿童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 | 第22-27页 |
一、 调查工具的编制与实施 | 第22-25页 |
(一)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2-24页 |
(二) 访谈提纲的制定 | 第24-25页 |
(三) 现场观察提纲的制定 | 第25页 |
二、 调查工具的实施 | 第25-27页 |
(一) 问卷调查的展开 | 第25页 |
(二) 访谈的进行 | 第25-26页 |
(三) 观察的实施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儿童本位的课外阅读状况分析 | 第27-40页 |
一、 儿童课外阅读现状描述 | 第27-35页 |
(一) 兴趣:儿童课外阅读兴趣浓厚 | 第27-28页 |
(二) 时间:儿童没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 第28-29页 |
(三) 内容:儿童没有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 | 第29-30页 |
(四) 方法:儿童课外阅读得到支持得不到指导 | 第30-31页 |
(五) 环境:儿童课外阅读没有良好的读书环境 | 第31-32页 |
(六) 意识:儿童没有主动读书的意识 | 第32-33页 |
(七) 目的:儿童课外阅读功利化 | 第33页 |
(八) 效果:儿童课外阅读效果不佳 | 第33-35页 |
二、 儿童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 儿童“被读书”现象严重 | 第36页 |
(二) 儿童课外阅读缺少必要的保障 | 第36-37页 |
三、 儿童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一) 成人本位:期望丧失理性 | 第37-38页 |
(二) 考试本位:读书目的异化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儿童课外阅读课外化策略研究 | 第40-47页 |
一、 儿童课外阅读需回归儿童 | 第40-43页 |
(一) 儿童的阅读: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 第41页 |
(二) 阅读的儿童:培养儿童主动阅读的意识 | 第41-42页 |
(三) 阅读儿童的阅读:创造并选择适合儿童的课外读物 | 第42-43页 |
二、 儿童课外阅读需回归课外 | 第43-47页 |
(一) 课内延伸课外:阅读成为儿童的价值追求 | 第44-45页 |
(二) 课外回归课外:阅读成为儿童的精神家园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儿童课外阅读课外化典型案例分析 | 第47-52页 |
一、 F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呈现 | 第47-48页 |
二、 F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案例启示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