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实践背景 | 第11页 |
·理论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课程标准 | 第12-13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美国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美国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美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出台的背景与机制 | 第23-28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出台的背景 | 第23-24页 |
·社会背景 | 第23-24页 |
·教育背景 | 第24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出台的过程 | 第24-26页 |
·计划阶段 | 第24-25页 |
·编写阶段 | 第25页 |
·反馈、修订阶段 | 第25页 |
·正式公布阶段 | 第25-26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出台的机制 | 第26-28页 |
·联邦政府提供资助和指导 | 第26页 |
·学科专业团队、研究机构具体主持 | 第26-27页 |
·社会广泛参与 | 第27-28页 |
3《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小学阶段)的文本述评 | 第28-45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小学阶段)基本理念述评 | 第28-32页 |
·追求高质量的母语教育水平,让小学生为升学做好准备 | 第28页 |
·提倡建设循序渐进小学母语内容体系 | 第28-30页 |
·注重小学生交流合作 | 第30页 |
·倡导通过跨学科的途径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 | 第30-31页 |
·强调培养小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能力 | 第31-32页 |
·强调小学生媒介技能的培养 | 第32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小学阶段)结构述评 | 第32-34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结构述评 | 第32-33页 |
·小学阶段《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结构述评 | 第33-34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小学阶段)课程目标与内容述评 | 第34-41页 |
·课程目标(标准)述评 | 第34-36页 |
·内容标准述评 | 第36-41页 |
(1)阅读标准述评 | 第36-38页 |
(2)写作标准述评 | 第38-39页 |
(3)听说标准述评 | 第39-40页 |
(4)语言标准述评 | 第40-41页 |
·《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小学阶段)评价述评 | 第41-45页 |
·评价的简介 | 第41-43页 |
(1)独立的评价系统 | 第41页 |
(2)与标准相对应的评价内容 | 第41-42页 |
(3)多种评价方式 | 第42-43页 |
·评价的评价 | 第43-45页 |
(1)注重评价与标准的一致性 | 第43页 |
(2)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情境评价 | 第43-44页 |
(3)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 | 第44-45页 |
4《共同核心州立英语标准》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启示 | 第45-50页 |
·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上的启示 | 第45-46页 |
·通过跨学科途径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 | 第45页 |
·加强小学生媒介技能的培养 | 第45-46页 |
·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构上的启示 | 第46-47页 |
·加强低学段(1-2 年级)的阅读领域 | 第46页 |
·目标划分保持一一对应性 | 第46-47页 |
·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启示 | 第47-48页 |
·增加小学阶段的信息性文本阅读 | 第47页 |
·通过小组讨论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 第47-48页 |
·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评价的启示 | 第48-50页 |
·单独设立评价项目 | 第48页 |
·增添任务情境评价 | 第48-49页 |
·增添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评价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
附录B | 第5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