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反拨效应的定义 | 第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PRETCO简介 | 第16-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Alderson & Wall 15个“反拨作用假说” | 第19-20页 |
·Hughes& Bailey的反拨效应模式 | 第20页 |
·“显性一隐性”反拨效应 | 第20-22页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22-25页 |
·研究问题 | 第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问卷调查 | 第22-23页 |
·课堂观察 | 第23页 |
·访谈 | 第23页 |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3-25页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39页 |
·师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35页 |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教师访谈结果记录与分析 | 第37-39页 |
5 结论 | 第39-44页 |
·主要发现 | 第39-41页 |
·积极的反拨效应 | 第39-40页 |
·消极的反拨效应 | 第40-41页 |
·建议 | 第41-43页 |
·研究局限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A: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院校英语教与学的反拨效应调查卷(学生卷) | 第47-51页 |
附录B: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高职院校英语教与学的反拨效应(教师调查表)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