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汉语学习者单字调习得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选题缘起 | 第14-15页 |
·声调的重要性 | 第14页 |
·选择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14-15页 |
·本文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声调的语音学理论 | 第15-16页 |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中介语理论 | 第17页 |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相关研究特点 | 第17-19页 |
·汉语声调的感知 | 第19-20页 |
·汉语声调的产出 | 第20页 |
·声调产出与感知的关系 | 第20-21页 |
·意大利汉语学习者声调习得研究概述 | 第21-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实施 | 第26-30页 |
·实验对象 | 第26页 |
·实验方法及手段 | 第26-27页 |
·听辨及录音字表选字原则 | 第27-28页 |
·实验过程 | 第28-30页 |
·标准声调听辨标注测试 | 第28页 |
·录音测试样本采集 | 第28-29页 |
·录音测试样本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意大利汉语学习者单字调习得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59页 |
·发音人单字调偏误描写及分析 | 第30-46页 |
·发音人总体单字调偏误表现 | 第31-39页 |
·各个水平的单字调发音偏误 | 第39-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学习者声调感知偏误描写及分析 | 第46-53页 |
·汉语学习者总体单字调感知偏误 | 第46-49页 |
·各个水平的单字调感知偏误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声调产出和声调感知的关系探究 | 第53-59页 |
·从总偏误率来看 | 第53-54页 |
·从习得难度顺序来看 | 第54-55页 |
·从具体偏误类型来看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声调偏误原因分析 | 第59-65页 |
·语际迁移和语音学习认知机制 | 第59-60页 |
·学习者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及其学习策略 | 第60-62页 |
·意大利本土语音教学现状 | 第62-63页 |
·教师的声调训练策略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5-71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针对意大利本土汉语声调教学的建议 | 第66-71页 |
·注重声调意识的培养 | 第66-67页 |
·利用视觉声调反馈手段进行有效的声调调型训练 | 第67-69页 |
·语音阶段均衡安排辨音及发音训练 | 第69-70页 |
·正确看待学习者“习得阶段”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附录一 录音测试字表(32个) | 第72-73页 |
附录二 标准声调听辨测试字表(32个) | 第73-74页 |
附录三 标准声调听辨用标注纸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