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休闲能力及其养成支撑体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一) 宏观层面--我国公民休闲需求增长,休闲能力亟待提高第9页
  (二) 中观层面—培养大学生的休闲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第9-10页
  (三) 微观层面--大学生休闲能力对其个人发展和未来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一) 研究思路第10-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页
 四、 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休闲研究概述第11-13页
  (二) 大学生休闲研究综述第13-14页
 五、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 马克思休闲思想第14-15页
  (二) Nash 的休闲层次理论第15-16页
第一章 休闲与休闲能力第16-23页
 一、 休闲的内涵第16-18页
  (一) 字义层面理解的休闲第16页
  (二) 心理学层面理解的休闲第16-17页
  (三) 哲学层面理解的休闲第17页
  (四) 社会学层面理解的休闲第17-18页
 二、 休闲能力第18-23页
  (一) 休闲能力概念的界定第18页
  (二) 休闲能力的要素第18-19页
  (三) 休闲能力的特性第19-20页
  (四) 休闲能力的影响因素第20-23页
第二章 大学生休闲能力养成支撑体系第23-29页
 一、 大学生休闲能力养成支撑体系构成要素第23页
 二、 大学生休闲能力养成支撑体系要素分析第23-29页
  (一) 休闲环境的分类及其与大学生休闲能力的发展第23-26页
  (二) 休闲教育的分类及其与大学生休闲能力的发展第26-29页
第三章 大学生休闲能力现状调查分析第29-42页
 一、 问卷设计第29页
 二、 调查对象第29页
 三、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第29页
 四、 分析工具第29页
 五、 调查数据结果描述与分析第29-38页
  (一) 大学生休闲意识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二) 大学生休闲自我意识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4-36页
  (三) 大学生休闲技能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6页
  (四) 大学生休闲决策能力的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六、 原因分析第38-42页
  (一) 缺乏多种类型休闲活动的体验第38-39页
  (二) 缺乏对高雅层次休闲文化的体验第39页
  (三) 缺乏对休闲活动的创造体验第39-40页
  (四) 缺乏对休闲活动体验向专业化发展的意识第40页
  (五) 缺乏休闲知识和专业的休闲训练第40-42页
第四章 大学生休闲能力养成支撑体系的发展构想第42-47页
 一、 休闲环境方面第42-44页
  (一) 社会休闲环境方面第42-43页
  (二) 家庭休闲环境方面第43页
  (三) 高校休闲环境方面第43-44页
 二、 休闲教育方面第44-47页
  (一) 我国应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第44页
  (二)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休闲教育第44页
  (三) 加强家庭和社会休闲教育的关注和发展第44-45页
  (四) 发展和完善学校休闲教育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第50-5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2-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北部湾经济建设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下一篇:从大学生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角色适应性研究--以2013年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