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从大学生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角色适应性研究--以2013年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1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第10-20页
 一、 文献综述第10-15页
 二、 研究思路第15页
 三、 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四、 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步骤第16-20页
第二章 志愿者角色适应的一般过程第20-35页
 第一节 入职前的角色期待第20-22页
  一、 参加汉办项目初衷第20-21页
  二、 出国前的期待第21-22页
   (一)对生活环境的期待第21页
   (二)对教学工作的认识第21-22页
 第二节 初到异国的角色困惑第22-25页
  一、 异国环境的陌生感第22-23页
  二、 汉办组织的归属感第23-24页
  三、 异国文化的差异感第24页
  四、 跨文化交际的恐惧感第24-25页
 第三节 入职后的角色冲突第25-35页
  一、 对生活环境的冲突第25-27页
   (一)期望不符,调整心态第25-26页
   (二)面对困难,寻求改变第26-27页
  二、 人际关系的冲突第27-29页
   (一)泰方老师间沟通第27-28页
   (二)志愿教师间沟通第28-29页
  三、 职业角色的冲突第29-35页
   (一)教师角色观念的形成第30页
   (二)教学过程中角色的冲突第30-32页
   (三)志愿者对角色的反思第32-35页
第三章 志愿者角色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43页
 一、 志愿者自身因素分析第35-38页
  (一)角色认识模糊第35页
  (二)职业规划不清晰第35-36页
  (三)缺乏课堂管理能力第36-37页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第37-38页
 二、 志愿者大学生活经历对角色适应的影响第38-39页
 三、 职前培训的影响--以某大学的培训为例第39-40页
  (一)不重视泰语能力考核第39页
  (二)注重教学理论培训,忽视教学实践第39-40页
 四、 赴任学校在志愿者教师角色适应中的影响第40-43页
  (一)支持力度不够,欠缺鼓励措施第40-41页
  (二)缺乏对工作任务的绩效评估机制第41-42页
  (三)学校与志愿者教师之间缺少沟通平台第42-43页
第四章 提升志愿者的角色适应能力的建议第43-48页
 一、 志愿者方面第43-44页
  (一)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工作者”的角色意识第43-44页
  (二)加强赴任国语言的学习,减少跨文化的影响第44页
 二、 汉办方面第44-46页
  (一)增强培训内容的实践性第44-45页
  (二)加强培训教师和志愿者之间沟通机制第45页
  (三)建立和完善帮助志愿者的心理支持体系第45-46页
 三、 赴任学校方面第46页
 四、 高校方面第46-48页
  (一)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强化服务动机第46-47页
  (二)邀请回国的志愿者座谈,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休闲能力及其养成支撑体系研究
下一篇:彰显地方高师院校特色的教学学术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