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基于北部湾经济建设的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7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研究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二) 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综述第13-14页
 四、 理论基础及研究思路第14-16页
  (一) 理论基础第15-16页
  (二) 研究思路第16页
 五、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论依据第17-20页
 第一节 协同创新理论内涵第17-19页
  一、 协同创新理论前身第17-18页
  二、 协同创新理论内涵第18-19页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第19-20页
  一、 高校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第19页
  二、 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第19-20页
   (一)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内涵第19页
   (二) 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形式第19-20页
第二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对高校协同创新的需求分析第20-25页
 第一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现状第21-22页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对高校协同创新的需求分析第22-25页
  一、 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第22-23页
  二、 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取得优势互补的需要第23-24页
  三、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合作分工的需要第24页
  四、 合理开发地区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需要第24-25页
第三章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第25-47页
 第一节 “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合作项目研究第25-37页
  一、 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第26-27页
   (一) 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合作优势第26页
   (二) 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第26-27页
  二、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第27-36页
   (一)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优势第28-29页
   (二)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合作方式第29-35页
   (三)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第35-36页
  三、 高校与高校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第36-37页
   (一) 高校与高校协同创新合作优势第36-37页
   (二) 高校与高校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第37页
 第二节 “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项目进展分析第37-43页
  一、 高校与政府协同创新项目进展分析第38页
  二、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项目进展分析第38-42页
   (一) 以企业为主导的协同创新项目进展分析第38-39页
   (二) 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项目进展分析第39-40页
   (三) 高校与企业共建的协同创新项目进展分析第40-42页
  三、 高校与高校协同创新项目进展分析第42-43页
 第三节 广西高校协同创新问题研究第43-47页
  一、 “广西高校北部湾行”合作成效分析第43-44页
   (一) 从项目分类情况看第43页
   (二) 从项目进展情况看第43-44页
  二、 广西高校协同创新存在问题分析第44-47页
   (一) 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二)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三) 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第46-47页
第四章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对策第47-53页
 第一节 加强地方政府在协调创新中的制度设计第47-49页
  一、 制定科学政策制度,形成科研评价体系第47-48页
  二、 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提供便利合作条件第48-49页
 第二节 提高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参与积极性第49-51页
  一、 培养企业合作意识,主动寻求科技支持第50-51页
  二、 大力给予资金支持,消除高校后顾之忧第51页
 第三节 发挥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第51-53页
  一、 完善高校管理机制,紧密联系经济实体第51-52页
  二、 建立科研奖励制度,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第52-53页
  三、 根据地方发展特色,确定高校科研重点第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视野下的财政支持民办高校政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休闲能力及其养成支撑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