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5页 |
| ·偏关概况 | 第9-10页 |
| ·偏关地理概况 | 第9页 |
| ·偏关方言概况 | 第9-10页 |
| ·程度范畴研究综述 | 第10页 |
| ·本文研究对象、意义及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对象、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偏关方言语音系统表、相关体例说明与发音人合作情况 | 第11-15页 |
| ·偏关方言语音系统表 | 第11-13页 |
| ·相关体例说明 | 第13-14页 |
| ·发音人合作情况 | 第14-15页 |
| 2 词汇层面表达法 | 第15-20页 |
| ·偏关方言中的状态形容词 | 第15-16页 |
| ·双音节状态形容词 | 第15-16页 |
| ·多音节状态形容词 | 第16页 |
| ·偏关方言中前加程度修饰语素的词语 | 第16-18页 |
| ·“圪” | 第16-17页 |
| ·“日” | 第17-18页 |
| ·小结 | 第18-20页 |
| 3 状语表达法 | 第20-35页 |
| ·程度副词 | 第20-30页 |
| ·程度副词的特点 | 第20页 |
| ·程度副词的分类 | 第20-22页 |
| ·偏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 第22-30页 |
| ·程度代词 | 第30-33页 |
| ·周和恁 | 第30-32页 |
| ·“這个”和“耐个” | 第32-33页 |
| ·咋接+周\恁十形容词+语气词 | 第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4 形容词重叠表达法 | 第35-48页 |
| ·单纯重叠型 | 第35-37页 |
| ·扩展重叠型 | 第37-38页 |
| ·附缀重叠型 | 第38-42页 |
| ·特殊格式重叠型 | 第42-47页 |
| ·偏关方言中的特殊重叠型 | 第42-46页 |
| ·特殊格式重叠型的重叠关系分析 | 第46页 |
| ·程度副词+否定词+AA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5 程度补语表达法 | 第48-55页 |
| ·程度补语的界定 | 第48页 |
| ·程度补语的特点 | 第48-49页 |
| ·偏关方言中的程度补语 | 第49-53页 |
| ·绝对程度补语 | 第49-52页 |
| ·相对程度补语 | 第52-53页 |
| ·偏关方言中后加表示程度的格式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6 语用层面表达法 | 第55-57页 |
| ·重音、语调 | 第55页 |
| ·感叹词 | 第55-56页 |
| ·语气词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7 结语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