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目标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和途径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途径 | 第10-11页 |
第2章 对“同课异构”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 | 第11-2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7页 |
·同课异构 | 第11-13页 |
·教学设计 | 第13-15页 |
·物理教学特点 | 第15-16页 |
·案例分析 | 第16-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7页 |
·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教学理论 | 第18页 |
·信息传播理论 | 第18-19页 |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第19-22页 |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9-20页 |
·我国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20-22页 |
第3章 对三类高中物理“同课异构”案例的剖析 | 第22-49页 |
·校内“同课异构”研究 | 第22-29页 |
·校内的“同课异构”特点 | 第22-23页 |
·校内“同课异构”案例研究 | 第23-29页 |
·校际“同课异构”研究 | 第29-39页 |
·校际“同课异构”特点 | 第29页 |
·活动案例研究 | 第29-39页 |
·竞赛式“同课异构” | 第39-48页 |
·竞赛式“同课异构”特点 | 第39-40页 |
·竞赛式“同课异构”案例研究 | 第40-48页 |
·“同课异构”案例反思 | 第48-49页 |
第4章 “同课异构”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探讨 | 第49-57页 |
·提高物理教师的素养 | 第49-50页 |
·物理教师知识素养 | 第49页 |
·物理教师的能力素养 | 第49-50页 |
·针对课题,确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和结构 | 第50-53页 |
·优化教学目标的策略 | 第50-51页 |
·优化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 第51-52页 |
·优化教学结构策略 | 第52-53页 |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精选教学模式 | 第53页 |
·针对教师和学生特征,精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 第53-54页 |
·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 第54-55页 |
·注重教学反思,及时修改教学设计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页 |
·课题研究不足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8页 |
附录A 教师讲课的教学设计 | 第59-66页 |
附录B Flanders教学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类型记录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