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研究概述 | 第20-27页 |
一、 《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 | 第20-21页 |
二、 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 第21-23页 |
(一)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二)生活化作文的系统构成 | 第22页 |
(三)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点 | 第22-23页 |
三、 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一)心理学理论 | 第23-24页 |
(二)生活教育论 | 第24页 |
(三)写作教学论 | 第24页 |
四、 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一)作文教学自身要求 | 第24-25页 |
(二)中职学生特点需要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 第27-32页 |
一、 调查目的及内容 | 第27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27-28页 |
三、 调查方式 | 第28页 |
四、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8-32页 |
(一)调查结果统计 | 第28-31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影响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主要因素 | 第32-38页 |
一、 社会因素 | 第32页 |
(一)社会不重视文科教学 | 第32页 |
(二)没有良好的创设环境 | 第32页 |
二、 教师因素 | 第32-35页 |
(一)教学方法陈旧 | 第33页 |
(二)教师教学反思不够 | 第33-34页 |
(三)教学资料选择欠妥 | 第34-35页 |
三、 家庭因素 | 第35页 |
四、 学生因素 | 第35-38页 |
第五章 完善中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对策建议 | 第38-48页 |
一、 学校积极引导,创建适宜氛围 | 第38-40页 |
二、 教师转变观念,实现灵活应变 | 第40-44页 |
(一)创建多样教学方式,实现“生活化”课堂教学 | 第40-43页 |
(二)改变作文评改方式,强调“生活化”教学效果 | 第43-44页 |
三、 家长主动配合,创造丰富条件 | 第44-46页 |
四、 学生关注生活,自主表达生活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68页 |
附录 1 学生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附录 2 学生访谈提纲 | 第54-55页 |
附录 3 话题作文“叶子”教学设计 | 第55-59页 |
附录 4 班级博客中《军训二三事》学生习作 | 第59-60页 |
附录 5 “感恩父母”教学设计 | 第60-64页 |
附录 6 “感恩父母”话题作文学生的部分习作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