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社团活动中公民意识培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问卷调查法第12页
     ·文献法第12-13页
     ·访谈法第13页
     ·比较分析法第13页
     ·观察法第13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3-14页
2 社团与公民第14-19页
   ·社团的涵义第14页
   ·公民的涵义第14-15页
   ·社团与公民的关系第15-19页
     ·结社是公民的权利之一第15-16页
     ·社团是实现公民权利的一种途径第16页
     ·社团为公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资源第16-19页
3 高校社团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第19-27页
   ·高校社团的涵义及类型第19-20页
     ·高校社团的涵义第19页
     ·高校社团的类型第19-20页
   ·公民意识及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意义第20-23页
     ·公民意识的内涵第20-21页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意义第21-23页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特殊载体第23-27页
     ·大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社团组织第24页
     ·高校社团相对自主的组织各种活动第24-25页
     ·高校社团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第25页
     ·高校社团成员组成的广泛性第25-27页
4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公民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27-42页
   ·高校社团活动中公民意识培育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第27-28页
     ·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第27-28页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置及统计第28页
   ·高校社团活动中公民意识培育调查结果的整体分析第28-37页
     ·大学生对高校社团的整体认识不够第28-30页
     ·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有失偏颇第30-32页
     ·高校管理学生社团不够规范第32-33页
     ·高校社团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不容乐观第33-37页
   ·高校社团活动中公民意识培育的调查讨论第37-39页
     ·从性别分析,高校社团活动中女生的公民意识整体上高于男生第37页
     ·从年级分析,高年级大学生公民意识相对强于低年级第37-38页
     ·从成长区域分析,农村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整体上高于城市大学生第38页
     ·从专业分析,文史科专业大学生公民意识普遍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第38-39页
   ·高校社团活动中公民意识不高的原因分析第39-42页
     ·大学生对社团认识不足第39-40页
     ·社团活动较少,大学生参与度较低第40页
     ·高校社团活动缺乏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第40-41页
     ·高校社团活动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第41-42页
5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培育公民意识的对策研究第42-50页
   ·重视高校社团在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方面发挥的作用第42-45页
     ·明确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加强宣传第42-43页
     ·严格规范学生社团成立的程序,明确社团目标第43页
     ·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的各项制度第43-44页
     ·提高社团干部的理论素养第44-45页
   ·确立高校社团活动宗旨,培养社团成员成长为合格公民第45页
   ·注重高校社团活动主题,开展公民教育专题活动第45-46页
   ·改进高校社团活动方式,体现民主平等第46页
   ·分类引导高校社团活动,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第46-50页
     ·发挥政治类社团活动的带头效应,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第46-47页
     ·突出文化类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第47页
     ·增加生活类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