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无线传感网的跨层网络协议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表格 | 第15-16页 |
插图 | 第16-18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8-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基本特点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跨层网络协议 | 第24-26页 |
·主要工作和文章结构 | 第26-2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29-37页 |
·链路模型 | 第29页 |
·基于睡眠调度的MAC 协议 | 第29-33页 |
·同步调度的MAC 协议 | 第30-31页 |
·异步调度的MAC 协议 | 第31-32页 |
·按需调度的MAC 协议 | 第32-33页 |
·异步网络中的路由协议 | 第33-37页 |
·无状态路由协议 | 第33-34页 |
·机会路由协议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机会合作的异步调度MAC 协议 | 第37-51页 |
·引言 | 第37-39页 |
·OC-MAC 协议 | 第39-45页 |
·OC-MAC 概述 | 第39-42页 |
·合作机制 | 第42页 |
·包格式和计时器 | 第42-44页 |
·隐藏终端问题 | 第44-45页 |
·预期收益 | 第45页 |
·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测试床实验 | 第45-48页 |
·仿真实验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坐标的跨层路由协议 | 第51-71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相关研究 | 第52-54页 |
·系统模型 | 第54-57页 |
·网络模型 | 第54页 |
·链路模型 | 第54-57页 |
·坐标系统 | 第57-61页 |
·地理和跳数坐标 | 第57-59页 |
·基于路径代价的坐标 | 第59-61页 |
·基于能耗坐标的跨层路由协议 | 第61-66页 |
·协议流程 | 第61-63页 |
·协议优化 | 第63-66页 |
·仿真实验 | 第66-70页 |
·参数设置 | 第66页 |
·坐标模型比较 | 第66-68页 |
·跨层路由协议比较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时延受限且能量高效的机会路由协议 | 第71-95页 |
·引言 | 第71-73页 |
·系统模型 | 第73-75页 |
·DCEER 协议 | 第75-79页 |
·集合时间建立 | 第75-76页 |
·转发节点选择 | 第76-77页 |
·坐标管理 | 第77页 |
·可靠传输 | 第77-78页 |
·丢包恢复 | 第78-79页 |
·最优停止时间 | 第79-84页 |
·转发节点选择过程建模 | 第79-82页 |
·最优停止过程求解 | 第82-83页 |
·路由持续时间 | 第83页 |
·分布函数估计 | 第83-84页 |
·最优睡眠调度 | 第84-88页 |
·节点功耗 | 第84-86页 |
·最优睡眠调度问题建模 | 第86页 |
·最优睡眠调度算法 | 第86-88页 |
·仿真实验 | 第88-94页 |
·坐标分布假设验证 | 第88-90页 |
·最优停止时间验证 | 第90-91页 |
·协议比较 | 第91-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一种自适应的分布式分簇协议 | 第95-105页 |
·引言 | 第95-96页 |
·问题描述 | 第96-97页 |
·网络模型 | 第96页 |
·能耗模型 | 第96-97页 |
·协议目标 | 第97页 |
·ADCS 协议 | 第97-99页 |
·初始化阶段 | 第98页 |
·簇头选举阶段 | 第98页 |
·成簇阶段 | 第98-99页 |
·性能分析 | 第99-101页 |
·通信开销 | 第99-100页 |
·参数优化 | 第100页 |
·簇头分布 | 第100-101页 |
·仿真实验 | 第101-103页 |
·参数PT 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簇头数目 | 第102页 |
·网络寿命 | 第102-103页 |
·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05-109页 |
·工作总结 | 第105-106页 |
·工作展望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