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5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二、 选题意义 | 第9页 |
| 三、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1. 国外关于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 第9-11页 |
| 2. 国内关于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 | 第11-12页 |
| 3. 关于“戏曲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 访谈法 | 第13页 |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 五、 研究工具 | 第13-15页 |
| 1. 问卷 | 第13-14页 |
| 2. 实测过程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青少年普及京剧艺术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京剧进课堂活动教学的基本做法和特点 | 第17-19页 |
| 一、 强调京剧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和口传心授的授课方法 | 第17-18页 |
| 二、 强调京剧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 第18-19页 |
| 三、 强调京剧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 第19页 |
| 第三章 、试点中小学京剧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 第19-28页 |
| 一、 施测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 二、 问卷信度分析 | 第20页 |
| 三、 中小学京剧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 第20-26页 |
| (一) 中小学京剧课堂教学效果整体评价 | 第20-21页 |
| (二) 影响京剧课堂教学效果因素分析 | 第21-26页 |
| 小结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改进“京剧进课堂”活动教学效果的若干建议 | 第28-31页 |
| 一、 进一步明确京剧课堂的教学目标 | 第28页 |
| 二、 京剧剧目的选择应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第28-29页 |
| 三、 提高教师的京剧素养和水平 | 第29-30页 |
| (一) 教师要有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 第29页 |
| (二) 加强对戏曲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培训 | 第29-30页 |
| 四、 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第30页 |
| 五、 加强“京剧进课堂”活动的交流与合作 | 第30-31页 |
| (一) 加强试点学校间的教学交流 | 第30页 |
| (二) 加强试点学校与专业艺术院校和专业院团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30-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附件 1:学生调查问卷 | 第32-34页 |
| 附件 2:教师访谈问卷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