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惧论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2-2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2-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四、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学校恐惧概述 | 第22-55页 |
第一节 解读“恐惧” | 第22-36页 |
一、 恐惧的词源分析 | 第22-26页 |
二、 恐惧的定义分析 | 第26-29页 |
三、 恐惧与焦虑辨析 | 第29-34页 |
四、 本研究中的恐惧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学校恐惧的内涵与特性 | 第36-45页 |
一、 学校恐惧的内涵 | 第36-40页 |
二、 学校恐惧的特性 | 第40-45页 |
第三节 学校恐惧的类型学分析 | 第45-55页 |
一、 积极恐惧与消极恐惧 | 第48-49页 |
二、 学业恐惧与人缘恐惧 | 第49-51页 |
三、 失败恐惧与成功恐惧 | 第51-55页 |
第二章 学校恐惧的层级与生产 | 第55-99页 |
第一节 学校恐惧的层级 | 第55-66页 |
一、 学校恐惧的层级概述 | 第55-56页 |
二、 学校恐惧的层级分析 | 第56-66页 |
第二节 学校恐惧的家庭因素 | 第66-76页 |
一、 家庭因素的影响特征 | 第66-70页 |
二、 家庭因素的影响路径 | 第70-76页 |
第三节 学校恐惧的教育生产 | 第76-99页 |
一、 教育的异化与恐惧 | 第76-79页 |
二、 教育生产的主要特征 | 第79-82页 |
三、 恐惧生产的具体方式 | 第82-99页 |
第三章 学校恐惧的双重性 | 第99-131页 |
第一节 学校恐惧的积极意义 | 第99-118页 |
一、 学校恐惧的客观存在 | 第99-102页 |
二、 学校恐惧的本体意义 | 第102-104页 |
三、 学校恐惧的工具意义 | 第104-116页 |
四、 彰显积极意义的条件 | 第116-118页 |
第二节 学校恐惧的消极景观 | 第118-131页 |
一、 消极恐惧与信任丧失 | 第119-123页 |
二、 消极恐惧与权威屈从 | 第123-128页 |
三、 消极恐惧与保守行事 | 第128-131页 |
第四章 缓解消极学校恐惧的教育作为 | 第131-160页 |
第一节 为缓解消极恐惧奠定基础 | 第131-135页 |
一、 重建构学生可欲状态 | 第131-133页 |
二、 努力形成价值安全感 | 第133-135页 |
第二节 整体变革教育文化 | 第135-141页 |
一、 学校教育中的关心文化 | 第136-139页 |
二、 变恐惧文化为关心文化 | 第139-141页 |
第三节 藉由教育缓解消极恐惧 | 第141-153页 |
一、 形成学生正确恐惧观念 | 第141-143页 |
二、 改善学生在校人际关系 | 第143-148页 |
三、 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程度 | 第148-151页 |
四、 重视构建学术安全课堂 | 第151-153页 |
第四节 改变个体缓解消极恐惧 | 第153-160页 |
一、 发展学生坚实自尊 | 第153-156页 |
二、 改变学生归因方式 | 第156-158页 |
三、 促成学生掌握导向 | 第158-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1页 |
后记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