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哭泣”类动词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选题缘由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语料 | 第18-19页 |
·相关说明 | 第19-20页 |
2 上古“哭类”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 | 第20-35页 |
·先秦“哭类”动词的共时描写 | 第20-29页 |
·哭 | 第20-24页 |
·泣 | 第24-26页 |
·啼 | 第26-27页 |
·号(號) | 第27-28页 |
·啜 | 第28页 |
·咷 | 第28-29页 |
·西汉哭类动词的共时描写 | 第29-33页 |
·哭 | 第29-31页 |
·泣 | 第31-32页 |
·啼 | 第32页 |
·号(號) | 第32-33页 |
·啜 | 第33页 |
·上古“哭”类动词词汇系统总结 | 第33-35页 |
3 中古汉语“哭”类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 | 第35-51页 |
·东汉时期“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35-41页 |
·哭 | 第35-38页 |
·泣 | 第38-40页 |
·号 | 第40页 |
·啼 | 第40-41页 |
·咷 | 第41页 |
·魏晋南北朝时期“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41-49页 |
·哭 | 第42-44页 |
·泣 | 第44-45页 |
·啼 | 第45-46页 |
·号 | 第46-47页 |
·恸 | 第47-48页 |
·咷 | 第48页 |
·啕 | 第48-49页 |
·中古“哭”类动词词汇系统总结 | 第49-51页 |
4 近代汉语“哭”类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 | 第51-114页 |
·唐五代“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51-59页 |
·哭 | 第51-54页 |
·泣 | 第54-56页 |
·啼 | 第56-57页 |
·号 | 第57-58页 |
·恸 | 第58-59页 |
·咷 | 第59页 |
·宋代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59-70页 |
·哭 | 第60-64页 |
·泣 | 第64-67页 |
·啼 | 第67页 |
·号 | 第67-68页 |
·恸 | 第68-69页 |
·啜 | 第69-70页 |
·咷 | 第70页 |
·喑 | 第70页 |
·元代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70-81页 |
·哭 | 第71-75页 |
·泣 | 第75-77页 |
·号 | 第77-79页 |
·啼 | 第79-80页 |
·恸 | 第80-81页 |
·啕 | 第81页 |
·嚎 | 第81页 |
·明代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81-95页 |
·哭 | 第82-89页 |
·泣 | 第89-91页 |
·啼 | 第91-92页 |
·号 | 第92-93页 |
·恸 | 第93-94页 |
·啕 | 第94页 |
·嚎 | 第94-95页 |
·清代哭类动词共时描写 | 第95-112页 |
·哭 | 第95-105页 |
·泣 | 第105-107页 |
·啼 | 第107-108页 |
·号 | 第108-109页 |
·恸 | 第109-110页 |
·嚎 | 第110-111页 |
·咷 | 第111页 |
·啕 | 第111页 |
·啜 | 第111-112页 |
·近代汉语哭类动词概念场词汇系统小结 | 第112-114页 |
5 现代汉语哭类概念场词汇系统 | 第114-137页 |
·哭 | 第114-129页 |
·泣 | 第129-131页 |
·啼 | 第131-133页 |
·号 | 第133页 |
·恸 | 第133-134页 |
·嚎 | 第134-135页 |
·啕 | 第135页 |
·现代汉语小结 | 第135-137页 |
6 结语 | 第137-143页 |
·“哭类”动词成员语义分析 | 第137-138页 |
·哭泣概念场词汇系统历史演变分析 | 第138-139页 |
·哭泣概念场词汇系统演变特征 | 第139-142页 |
·研究中的不足 | 第14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6页 |
引用文献 | 第146-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