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劳动力论文

初次就业地域的理性选择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0-14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思路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2 前人研究文献综述以及理论依据第14-18页
   ·国内外关于初次就业研究文献综述第14-15页
   ·关于就业理性预期的研究综述第15-18页
3 我国初次就业现状以及相关政策的演进第18-24页
   ·初次就业人群的界定第18页
   ·我国初次就业存在的问题第18-21页
     ·新增岗位无法容纳庞大的初次就业人群第18-20页
     ·初次就业劳动力流动不均衡第20-21页
   ·我国初次就业政策演进第21-24页
     ·针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政策发展及现状第21-22页
     ·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初次就业政策发展及现状第22页
     ·针对复员专业军人的就业政策现状第22-24页
4 区域初次就业容纳能力的实证研究第24-35页
   ·基于理性预期的劳动力市场均衡模型第24-25页
   ·基于劳动力均衡模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第25-27页
     ·指标的选取第25-26页
     ·个体固定效应与个体随机效应检验第26页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和经济意义解释第26-27页
   ·2004-2010 年我国 31 个省(区、市)就业容纳能力估计第27-32页
   ·经济理性对初次就业者理性选择的影响第32页
   ·以 2010 年为例评价各地区就业饱和度第32-35页
5 微观研究---通过构建 SEM 模型分析社会理性的形成机制第35-42页
   ·对于社会理性形成机制的研究思路和调查设计第35-36页
   ·深度访谈的结果以及社会理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探索第36页
   ·问卷调查第36-37页
     ·问卷的编制和发放第36-37页
     ·问卷信息的处理第37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第37-40页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第37-38页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第38页
     ·模型的估计和检验第38-40页
   ·初次就业地域选择社会理性的形成机制分析第40-42页
6 研究结论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政策建议第42-48页
   ·初次就业地域理性选择的形成机制第42-43页
   ·在当前政策下初次就业形势的未来发展预期第43-45页
     ·初次就业压力将继续增大第43-44页
     ·初次就业劳动力流动地区间不均衡的现象将继续存在第44-45页
   ·基于实证研究的政策建议第45-48页
     ·促进低学历和农村转移初次就业者的顺利就业第45页
     ·通过政策令高素质初次就业者走向欠发达地区第45-46页
     ·政府建立用人单位和初次就业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第46页
     ·各级教育部门对应届毕业初次就业者进行就业心理辅助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附录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权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角探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