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0-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第2章 了解东方的思维模式 | 第13-18页 |
| ·遗产:来自宗教,哲学和思潮的影响 | 第13-14页 |
| ·中国:一个市场? | 第14页 |
|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 第14-15页 |
| ·中国的几代 | 第15-18页 |
| ·传统主义者/根正苗红的一代——生于1945年之前 | 第15页 |
| ·婴儿潮/红卫兵/迷失的一代——生于1946-64年间 | 第15-16页 |
| ·X/变革一代——生于1961-79年之间 | 第16页 |
| ·Y/80后和90后——生于1980-95年间 | 第16-17页 |
| ·塑造中国几代人的主要历史事件 | 第17-18页 |
| 第3章 典型的商业文化代沟 | 第18-30页 |
| ·个人生活与工作的模糊边界 | 第18-19页 |
| ·长时间工作,拯救还是摧毁了家庭? | 第18页 |
| ·工作少一些,效率会更高吗? | 第18-19页 |
| ·对抗/冲突 | 第19-20页 |
| ·和谐vs正义 | 第19页 |
| ·调停和解的古老传统 | 第19-20页 |
| ·纵向和横向结构对比:层次结构的接受 | 第20-23页 |
| ·简介 | 第20-21页 |
| ·纵向结构 | 第21页 |
| ·横向(亦称水平)结构 | 第21-22页 |
| ·反对权威与领袖崇拜: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根本区别 | 第22-23页 |
| ·领袖崇拜 | 第23-25页 |
| ·中国家长式的领导风格 | 第23-24页 |
| ·世界上的领导风格 | 第24-25页 |
| ·社会阶级的遗产 | 第25-27页 |
| ·重学轻商 | 第25-26页 |
| ·进退维谷的刘先生 | 第26-27页 |
| ·"面子"的重要性及其含义 | 第27-30页 |
| ·"面子",一个社会学概念 | 第27页 |
| ·给面子 | 第27页 |
| ·留面子 | 第27-28页 |
| ·利用面子的敏感性 | 第28页 |
| ·被给面子和实际价值:一个相互因果的关系 | 第28-30页 |
| 第4章 主要的经商挑战 | 第30-42页 |
| ·市场细分:哪种战略? | 第30-31页 |
| ·李宁与耐克/阿迪达斯 | 第30-31页 |
| ·个性化市场细分战略 | 第31页 |
| ·制度:难以预知的,模糊和不持久的法律环境 | 第31-32页 |
| ·人力资源:人才短缺与高雇员调换率 | 第32-35页 |
| ·人才管理:在中国更成问题 | 第32-33页 |
| ·中国员工的优缺点 | 第33-34页 |
| ·高雇员调换率的问题 | 第34页 |
| ·人力资源挑战 | 第34-35页 |
| ·官僚主义与腐败:复杂的“关系”环境 | 第35-37页 |
| ·商务与官僚 | 第35-36页 |
| ·关系,发展中国家的腐败之兆,或是古老传统? | 第36-37页 |
| ·谈判:令人困惑的战术 | 第37-40页 |
| ·与中国人谈判的挑战 | 第37页 |
| ·五种不同的谈判个性 | 第37-38页 |
| ·Morry Morgan的谈判策略 | 第38-40页 |
| ·其他谈判技巧 | 第40页 |
| ·知识产权 | 第40-42页 |
| 第5章 中国文化解剖模型 | 第42-62页 |
| ·模型背景 | 第42-43页 |
| ·模型描述 | 第43-52页 |
| ·四种不同类型的外国人 | 第43-44页 |
| ·中国文化解剖模型层次的阐释 | 第44-45页 |
| ·中国文化解剖模型层次的组成 | 第45-48页 |
| ·中国文化解剖模型层次组成影响关系 | 第48-52页 |
| ·模型证明与探讨 | 第52-62页 |
| ·案例一、“变色龙式”关系构建 | 第52-54页 |
| ·案例二、“我永远都不会成为变色龙” | 第54-55页 |
| ·案例三、浪费时间 | 第55-57页 |
| ·案例四、“重力常数之战”:留面子 | 第57-59页 |
| ·案例五、“东施效颦” | 第59-60页 |
| ·案例六: 成为“变色龙”的代价 | 第60-6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附录A 商务谈判,实用准则及策略 | 第67-70页 |
| A.1 谈判的前期准备 | 第67-68页 |
| A.2 在谈判桌上 | 第68-69页 |
| A.3 协议签订之后 | 第69页 |
| A.4 西方谈判方式vs.中方谈判方式 | 第69-70页 |
| 附录B 缺少硬关系的代价--案例分析 | 第70-72页 |
| 附录C 当你的雇员变成了你的敌人,案例分析 | 第72-74页 |
| C.1 自立门户 | 第72-73页 |
| C.2 第二个工厂 | 第73-74页 |
| 附录D 人力资源的挑战 | 第74-76页 |
| 附录E 星巴克商标案例 | 第76-77页 |
| 附录F 中西方的 些主要差异 | 第77-79页 |
| 附录G 北京迪厅现场,1976年 | 第79-81页 |
| 附录H 避免腐败的策略 | 第81-83页 |
| H.1 政府腐败 | 第81页 |
| H.2 企业对企业的腐败 | 第81-82页 |
| H.3 职员腐败 | 第82-83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