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第10-13页 |
二、选题依据与论文基本思路和观点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艺报》建构城市大众文艺的策略与整体思路 | 第15-26页 |
第一节 “新”读者与丁玲对《文艺报》编辑方针的定位 | 第15-20页 |
第二节 《文艺报》对城市通俗大众文艺的不同态度 | 第20-24页 |
一、对上海都市大众文化审美趣味的严厉规训 | 第20-21页 |
二、对北京通俗城市文艺改造的积极参与 | 第21-22页 |
三、对东北地区产业工人文艺的大力支持 | 第22-24页 |
第三节 确立城市大众文艺中“工人文艺”的主体地位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文艺报》与建国初期的中国电影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文艺报》中对苏联电影的引荐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文艺报》与新中国电影的建构 | 第28-37页 |
一、电影在《文艺报》中具体的工作内容 | 第28-33页 |
二、拒绝融化的坚冰 | 第33-37页 |
第三章 《文艺报》与“连环图画”的改造 | 第37-50页 |
第一节 《文艺报》重视“新连环画”的发展 | 第37-45页 |
一、《文艺报》对连环画创作改造的关注 | 第38-42页 |
二、《文艺报》如何参与“新连环画”的构建 | 第42-45页 |
第二节 “新连环画”的审美趣味与新文艺标准的矛盾 | 第45-50页 |
一、生产者创作方向与新文艺标准的矛盾 | 第46-47页 |
二、消费者趣味取向与新文艺标准的矛盾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