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换挡执行机构及换挡特性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变速器换挡原理简介 | 第16-18页 |
| ·变速器的组成 | 第16-17页 |
| ·变速器的分类 | 第17页 |
| ·换挡机构在变速器内的作用 | 第17-18页 |
| ·手动换挡机构的发展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换挡机构的结构功能与失效分析 | 第21-35页 |
| ·换挡机构的结构与功能实现 | 第21-25页 |
| ·换挡机构的组成部分 | 第21-23页 |
| ·换挡机构的换挡过程 | 第23-25页 |
| ·换挡执行机构的结构与功能实现 | 第25-33页 |
| ·同步器的发展与改进 | 第25-28页 |
| ·同步器四个工作阶段 | 第28-30页 |
| ·换挡拨叉的设计 | 第30-32页 |
| ·换挡拨叉的性能与材料选定 | 第32-33页 |
| ·换挡机构常见的失效分析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换挡过程力的特性分析 | 第35-42页 |
| ·拨叉轴的自锁与互锁装置 | 第35-37页 |
| ·互锁阻力 | 第35-36页 |
| ·拨叉轴自锁 | 第36-37页 |
| ·同步器的同步进程受力分析 | 第37-40页 |
| ·锁环受力分析 | 第37-38页 |
| ·齿圈抵触阻力 | 第38页 |
| ·接合套空挡自锁阻力-弹簧力 | 第38-39页 |
| ·拨叉轴受力分析 | 第39-40页 |
| ·换挡力动态特性曲线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换挡执行机构的动力数学模型建立 | 第42-49页 |
| ·建立数学模型的三要素 | 第42-43页 |
| ·换挡执行机构模型 | 第43-44页 |
| ·同步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 ·通过同步时间计算同步力矩 | 第44-46页 |
| ·简化的同步器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 ·建立换挡执行机构的动力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同步器换挡特性的动力仿真分析 | 第49-59页 |
| ·同步器动力仿真的等效简化 | 第49-50页 |
| ·数据采集 | 第50-52页 |
| ·等效同步器的动力仿真分析 | 第52-57页 |
| ·动力数学模型结果与动力仿真结果对比 | 第52-54页 |
| ·变换阻力矩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 ·增大换挡力分析 | 第56-57页 |
| ·增大输入端转动惯量分析 | 第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换挡执行机构的应力与疲劳寿命分析 | 第59-70页 |
| ·拨叉应力分析 | 第59-63页 |
| ·参数采集与分析过程 | 第59-61页 |
| ·拨叉的拓扑优化 | 第61-63页 |
| ·推块应力分析 | 第63-64页 |
| ·拨环应力分析 | 第64-65页 |
| ·拨叉疲劳寿命分析 | 第65-69页 |
| ·疲劳破坏介绍 | 第65-67页 |
| ·换挡拨叉载荷谱 | 第67页 |
| ·拨叉疲劳寿命计算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