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论文

某轻卡驾驶室舒适性与耐久性影响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0页
插图清单第10-11页
表格清单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引言第12-13页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3-15页
     ·课题来源第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概况第15-18页
     ·汽车疲劳耐久性研究进展第15-16页
     ·疲劳耐久性虚拟分析研究概况第16-17页
     ·汽车振动舒适性研究概况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应用软件第20-31页
   ·有限元分析的相关理论第20-22页
     ·弹性力学基础第20页
     ·有限单元法第20-21页
     ·线弹性体静力学分析步骤第21页
     ·求解的收敛条件第21-22页
     ·单元模型方程的求解第22页
   ·振动系统的模态分析概述第22-24页
     ·理论基础第23-24页
     ·模态分析的边界条件第24页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4-26页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5-26页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6页
     ·概率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26页
     ·概率 Miner 理论第26页
   ·疲劳分析法第26-28页
     ·名义应力法第27页
     ·局部应力应变法第27-28页
     ·雨流计数法第28页
   ·有限元软件介绍第28-30页
     ·HyperMesh 软件特点第28-29页
     ·MSC.Fatigue 软件简介第29-30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 ADAMS 软件概述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建立驾驶室模型及有限元分析第31-45页
   ·驾驶室有限元建模第31-33页
     ·几何模型的简化第31页
     ·单元类型选择和网格划分第31-32页
     ·单元选取及质量控制第32页
     ·建立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第32-33页
   ·材料属性及单位制第33-34页
   ·驾驶室受力分析及计算工况第34-35页
   ·加载及约束条件第35页
   ·计算及分析第35-38页
     ·工况计算分析第35-37页
     ·各工况对比分析第37页
     ·改进方案第37-38页
   ·疲劳仿真的应力分析第38-44页
     ·结构的应力循环第38-39页
     ·材料的疲劳特性第39-40页
     ·驾驶室疲劳分析仿真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驾驶室振动舒适性研究第45-54页
   ·汽车的舒适性第45-46页
     ·振动对舒适性的影响第45页
     ·评价方法第45-46页
   ·汽车系统的振动第46-48页
     ·随机振动有关概念第46-47页
     ·随机振动简述第47-48页
   ·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第48-49页
   ·整车多体动力学仿真第49-53页
     ·建立模型的运动方程第50页
     ·整车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3页
     ·改善舒适性的相关措施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试验分析及振动性能第54-64页
   ·驾驶室模态试验第54-59页
     ·激振点选择和测点布置方案第54-55页
     ·测试内容第55-56页
     ·测试结果第56-59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59页
   ·道路试验第59-62页
     ·测试仪器及试验方案第59-60页
     ·测点选择与布置方案第60页
     ·测试工况和内容第60-62页
   ·驾驶室结构振动性能匹配第62-63页
     ·模态匹配第62-63页
     ·动力总成与结构的匹配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T换挡执行机构及换挡特性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车辆选择性输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