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论文

土家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研究--基于湘西土家族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1-21页
 一、论题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四、本文研究主旨和主要内容第15页
 五、相关概念和理论说明第15-19页
 六、研究设计第19-21页
第一章 土家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概貌第21-33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貌第21-24页
  (一) 年龄结构第21页
  (二) 学历结构第21页
  (三) 性别结构第21-22页
  (四) 务工动机第22页
  (五) 从业类别第22-23页
  (六) 收入水平第23-24页
 二、城市生活状况第24-33页
  (一) 工作情况第24-25页
  (二) 经济生活第25-26页
  (三) 社会生活第26-27页
  (四) 心理认同第27-29页
  (五) 徘徊、思念、身份第29-33页
第二章 城市文化适应第33-41页
 一、语言适应第33-34页
 二、饮食适应第34-35页
 三、居住方式适应第35-36页
 四、环保健康意识适应第36页
 五、交通等城市公共规则适应第36-37页
 六、风俗习惯适应第37-38页
 七、礼节适应第38-39页
 八、休闲生活适应第39-40页
 九、公民意识适应第40-41页
第三章 城市文化适应过程及特点第41-48页
 一、适应过程第41-44页
  (一) 新奇阶段第41页
  (二) 文化冲突第41-42页
  (三) 文化调试第42-43页
  (四) 文化适应第43-44页
 二、适应特点第44页
  (一) 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第44页
  (二) 积极与消极因素同时接受第44页
 三、新生代土家族农民工与第一代土家族农民工异同第44-48页
  (一) 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第45页
  (二) 生活要求较高,消费观念开放第45-46页
  (三) 进不了城,回不了村的“边缘人”第46-47页
  (四) 工作耐受力低第47-48页
第四章 影响城市文化适应的因素第48-52页
 一、受教育程度第48页
 二、个体素质第48-50页
  (一) 接受信息的能力第48-49页
  (二) 交往能力第49-50页
  (三) 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第50页
 三、社会环境与企业文化第50-51页
  (一) 城市政策第50-51页
  (二) 企业文化第51页
 四、本民族文化第51-52页
  (一) 接受异文化第51页
  (二) 保持本文化第51-52页
结语第52-56页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的意义第52-53页
  (一) 加速农民工社会化第52页
  (二) 促使农民工接受现代化第52页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52页
  (四) 促使输出地的文化变革第52-53页
 二、对策与建议第53-56页
  (一)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第53页
  (二) 加强教育与培训第53-54页
  (三) 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第54页
  (四) 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第54-55页
  (五) 努力创造宽松的城市环境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成果第60-61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权:失地农民就业的社区支持研究--基于南通市H社区的调查
下一篇:民族地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以湖北恩施州高拱桥侗族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