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驱动桥论文

影响冲焊桥壳承载能力的设计和制造若干因素之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桥壳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国内桥壳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 桥壳承载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冲焊桥壳静力学分析第23-43页
    2.1 尺寸规格、材质导入以及网格划分第23-26页
        2.1.1 轻量化桥壳尺寸规格第23-25页
        2.1.2 三维模型建立和材质导入第25-26页
        2.1.3 划分网格第26页
    2.2 桥壳的约束和加载第26-34页
        2.2.1 最大垂直力工况第27-28页
        2.2.2 最大驱动力工况第28-29页
        2.2.3 最大制动力工况第29-30页
        2.2.4 最大侧向力工况第30-31页
        2.2.5 最大垂直力与最大驱动力组合第31-32页
        2.2.6 最大垂直力与最大制动力组合第32-33页
        2.2.7 其它组合工况第33-34页
    2.3 仿真结果分析第34-41页
        2.3.1 最大垂直力工况第34-36页
        2.3.2 最大驱动力工况第36-37页
        2.3.3 最大制动力工况第37-38页
        2.3.4 最大侧向力工况第38-39页
        2.3.5 最大垂直力与最大驱动力组合工况第39-40页
        2.3.6 最大垂直力与最大制动力组合工况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冲焊桥壳模态分析和疲劳分析第43-59页
    3.1 模态分析的理论第43-45页
    3.2 模态分析结果第45-48页
    3.3 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第48-53页
        3.3.1 疲劳的基本术语以及特点第49-50页
        3.3.2 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第50-51页
        3.3.3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第51-52页
        3.3.4 结构疲劳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2-53页
    3.4 桥壳疲劳强度分析第53-57页
        3.4.1 桥壳疲劳载荷以及S-N曲线的确定第54-56页
        3.4.2 用ANSYS进行疲劳分析步骤和结果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冲焊桥壳的制造工艺第59-69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中重卡驱动桥产品性能简介第59-60页
    4.3 冲焊桥壳的制造工艺过程第60-63页
    4.4 桥壳冲压模具的设计准则第63-64页
    4.5 摩擦焊优势分析第64-67页
        4.5.1 摩擦焊总况第64-65页
        4.5.2 摩擦焊工艺分析第65-66页
        4.5.3 摩擦焊实施效益第66-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影响桥壳承载的制造过程因素分析第69-85页
    5.1 引言第69-70页
    5.2 轴头焊接工艺影响分析第70-74页
        5.2.1 未焊透理论分析第71-72页
        5.2.2 焊缝试验验证第72-74页
    5.3 凸轮轴支架垫板焊缝的影响第74-77页
    5.4 冲压钢板自身缺陷影响第77-79页
    5.5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第79-83页
    5.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结论第85页
    6.2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1-93页
致谢第93-9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
下一篇:电动汽车磁谐振耦合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