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全分析系统中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 ·国外发展情况 | 第9-11页 |
| ·国内发展情况 | 第11-12页 |
| ·微全分析系统的分类 | 第12页 |
| ·微全分析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 第12-13页 |
| ·微全分析系统的应用领域和适用范围 | 第12-13页 |
| ·微全分析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1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微全分析系统原理分析 | 第15-31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毛细管电泳芯片原理分析 | 第15-20页 |
| ·电泳 | 第16-17页 |
| ·电渗 | 第17-18页 |
| ·分离效率与分离速度 | 第18-20页 |
| ·微流体的控制与驱动 | 第20-22页 |
| ·微流体的控制 | 第20-21页 |
| ·微流体的驱动 | 第21-22页 |
| ·电泳芯片的进样技术 | 第22-24页 |
| ·区带样品进样 | 第22-23页 |
| ·连续样品进样 | 第23-24页 |
| ·电泳芯片的检测 | 第24-27页 |
| ·光学检测 | 第25-26页 |
| ·电化学检测 | 第26页 |
| ·质谱检测 | 第26-27页 |
| ·电泳芯片中的化学发光 | 第27-30页 |
|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 ·常用的化学发光体系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电泳芯片结构及制作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电泳芯片的结构 | 第31-32页 |
| ·电泳芯片的材料的选择 | 第32-34页 |
| ·硅 | 第32-33页 |
| ·玻璃和石英 | 第33页 |
| ·硬质高分子聚合物 | 第33页 |
| ·弹性聚合物 | 第33页 |
| ·光敏聚合物 | 第33-34页 |
| ·其它材料 | 第34页 |
| ·PMMA 电泳芯片制作工艺流程 | 第34-37页 |
| ·沟道的制作 | 第34-36页 |
| ·打孔和清洗 | 第36页 |
| ·键合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52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光电检测器的选取 | 第38-39页 |
| ·常用的光电检测器 | 第38页 |
| ·G1961 的特性参数 | 第38-39页 |
| ·化学发光检测电路 | 第39-45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9页 |
| ·前置放大器 | 第39-42页 |
| ·次级放大器 | 第42页 |
| ·低通滤波器 | 第42-43页 |
| ·电压跟随器 | 第43-44页 |
| ·直流电压源 | 第44页 |
| ·PCB 版图 | 第44-45页 |
| ·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电路设计 | 第45页 |
| ·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的噪声分析 | 第45-49页 |
| ·光源的噪声 | 第45-46页 |
| ·探测器的噪声 | 第46页 |
| ·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分析 | 第46-48页 |
| ·电子电路本身固有噪声与引入的外来干扰噪声 | 第48-49页 |
| ·屏蔽与接地 | 第49-51页 |
| ·屏蔽 | 第49-50页 |
| ·接地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铜离子的测试 | 第52-58页 |
| ·引言 | 第52页 |
| ·铜离子的测试 | 第52-54页 |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 ·药品与溶液的配制 | 第52-53页 |
| ·进样方式 | 第53页 |
| ·微泵与PMMA 芯片的结合 | 第53-54页 |
| ·电泳过程 | 第54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7页 |
| ·芯片类型的优化 | 第54-55页 |
| ·进样方式的优化 | 第55页 |
| ·检测限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