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企业管理熵流值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导言第1-8页
1、 企业复杂系统的研究第8-12页
 1.1 复杂性概述第8-10页
  1.1.1 复杂性的定义第8-9页
  1.1.2 复杂性的特点第9页
  1.1.3 自组织结构的定义第9-10页
 1.2 企业组织运动规律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企业的本质是复杂性自适应系统第10页
  1.2.2 企业系统的研究方法第10-11页
  1.2.3 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理论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2、 管理熵及管理耗散概述第12-15页
 2.1 熵理论概述第12页
 2.2 耗散理论概述第12-13页
 2.3 系统总熵、正熵与负熵第13-14页
 2.4 信息熵的计算公式第14-15页
3、 管理熵、耗散结构的机理、关系及作用第15-19页
 3.1 管理熵的机理第15-17页
  3.1.1 管理熵的定义第15页
  3.1.2 影响管理熵的主要因素第15-16页
  3.1.3 管理熵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第16-17页
 3.2 管理耗散理论第17页
  3.2.1 管理耗散的定义第17页
  3.2.2 管理耗散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第17页
 3.3 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的相互关系第17-19页
 3.4 管理熵、管理耗散与企业组织演化规律第19页
4、 管理熵及管理耗散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9-56页
 4.1 管理熵及管理耗散的数学计量公式第20页
  4.1.1 管理熵流值第20页
  4.1.2 企业某类子指标体系产生的管理熵流值的计算公式第20页
  4.1.3 企业各种指标产生的管理熵流值计算公式第20页
 4.2 企业管理熵计量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4.3 企业管理熵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1-51页
  4.3.1 企业盈利能力第22-23页
   4.3.1.1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第22-23页
   4.3.1.2 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23页
  4.3.2 资产营运能力第23-24页
   4.3.2.1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第23-24页
   4.3.2.2 企业资产营运能力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24页
  4.3.3 偿债能力第24-26页
   4.3.3.1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第24-25页
   4.3.3.2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25-26页
  4.3.4 企业市场营销第26-28页
   4.3.4.1 企业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指标第26-28页
   4.3.4.2 企业服务满意度指标第28页
   4.3.4.3 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28页
  4.3.5 企业组织资本第28-35页
   4.3.5.1 企业基础管理能力指标第30页
   4.3.5.2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第30-32页
   4.3.5.3 企业形象与品牌评价指标第32-35页
   4.3.5.4 企业组织资本能力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35页
  4.3.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35-38页
   4.3.6.1 企业领导班子基本素质评价指标第36-37页
   4.3.6.2 企业在岗员工素质状况评价指标第37页
   4.3.6.3 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评价指标第37页
   4.3.6.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评价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37-38页
  4.3.7 企业信息化第38-42页
   4.3.7.1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第42页
   4.3.7.2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熵流值计算第42页
  4.3.8 企业持续成长性第42-51页
   4.3.8.1 企业战略与决策评价指标第44页
   4.3.8.2 企业创新学习能力评价指标第44-47页
   4.3.8.3 企业技术装备更新水平评价指标第47页
   4.3.8.4 企业服务硬环境评价指标第47页
   4.3.8.5 企业发展能力状况评价指标第47-50页
   4.3.8.6 企业持续成长性评价指标熵流值计算表第50-51页
 4.4 企业熵值计算标准第51-52页
  4.4.1 企业熵值计算定量指标标准值第51页
  4.4.2 企业熵值计算定性指标标准值第51-52页
 4.5 构造企业指标水平矩阵A第52页
 4.6 构造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矩阵第52-54页
  4.6.1 相互作用矩阵B的建立第52-53页
  4.6.2 相互作用矩阵B中元素b_(ij)的确定第53页
  4.6.3 案例分析第53-54页
 4.7 构造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矩阵第54-55页
  4.7.1 权重矩阵C的建立第54页
  4.7.2 权重矩阵C中元素c_i的确定第54页
  4.7.3 案例分析第54-55页
 4.8 企业熵值的计算第55-56页
5、 企业熵值计算结果的运用第56-57页
6、 结束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我国财务公司发展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