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对象与样本 | 第11页 |
·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有关概念 | 第13-14页 |
·压力及工作压力的定义 | 第13页 |
·压力源的定义 | 第13-14页 |
·有关理论回顾 | 第14-18页 |
·工作压力的要求—控制模型 | 第15页 |
·个体环境适应模型(P-E模式) | 第15页 |
·认知交互作用模型 | 第15-18页 |
·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压力源分类 | 第19-20页 |
·压力源的测量和研究 | 第20页 |
·对我国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源的研究 | 第20-24页 |
·已有的主要研究 | 第21-23页 |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数理统计 | 第24-42页 |
·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4页 |
·调查过程 | 第24-25页 |
·数据整理与统计 | 第25-33页 |
·样本的人口学变量情况 | 第25-26页 |
·描述统计 | 第26-28页 |
·工作压力源结构研究 | 第28-33页 |
·问卷的测量学质量检验 | 第33-34页 |
·因子的项目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页 |
·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效度分析 | 第34页 |
·工作压力源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诊断 | 第35-40页 |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 | 第35-37页 |
·工作压力与人口学变量相关分析 | 第37-40页 |
·与其他群体的比较 | 第40-41页 |
·与Cooper工作压力源的比较 | 第40页 |
·与我国独资企业压力源的比较 | 第40-41页 |
·本章结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分析 | 第42-46页 |
·国家政策法规促生工作压力 | 第42-43页 |
·社会经济环境促生工作压力 | 第43-44页 |
·社会理念的改变促生工作压力 | 第44页 |
·技术环境促生工作压力 | 第44-46页 |
第五章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管理方案 | 第46-55页 |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管理的必要性 | 第46-47页 |
·适度工作压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 第46页 |
·健康积极的中层管理人运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 第46-47页 |
·社会发展导致工作压力有增无减 | 第47页 |
·工作压力管理的原则 | 第47-48页 |
·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压力管理方案 | 第48-53页 |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 第49-50页 |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 第50-51页 |
·引入企业员工帮助计划(EAP) | 第51-53页 |
·中层管理人员个体工作压力管理方案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 第55页 |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1: 大型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2: 大型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