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2 课题研究的依据 | 第15-18页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理论依据 | 第17-18页 |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 | 第17页 |
·符合人的学习心理需求 | 第17-18页 |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8页 |
3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功能分析 | 第18-23页 |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第18-19页 |
·兴趣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 第18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 第18-19页 |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主体参与 | 第19-21页 |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 第20-21页 |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 第21-23页 |
·对当前教学行为的反思 | 第21页 |
·物理教学要处理好知识与迁移能力的关系 | 第21-22页 |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 第22-23页 |
4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23-31页 |
·创设问题情境的时机要恰当 | 第23-24页 |
·新课导入始于问题情境 | 第23页 |
·探究活动始于问题情境 | 第23-24页 |
·探究活动终于新的问题情境 | 第24页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 第24-26页 |
·目的性原则 | 第24-25页 |
·发展性原则 | 第25页 |
·熟悉性原则 | 第25页 |
·激发性原则 | 第25-26页 |
·发散性原则 | 第26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加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 第26-27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 第27-28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第27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第27-28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科学猜想 | 第28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第28-31页 |
·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第29页 |
·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 第29页 |
·创设"辐射式"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 第29-30页 |
·创设"活动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冲动 | 第30-31页 |
5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实验效果及思考 | 第31-36页 |
·实验效果及分析 | 第31-34页 |
·实验内容 | 第31-32页 |
·实验效果分析 | 第32-34页 |
·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实践研究的反思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注释 | 第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1 物理成绩前测试卷 | 第40-44页 |
附录2 物理成绩后测试卷 | 第44-48页 |
附录3 实验班、对照班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