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1.调查研究过程 | 第7-8页 |
2.我国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 第8-16页 |
2.1 心理压力较大 | 第9-10页 |
2.2 心理压力的排解方式比较幼稚 | 第10-11页 |
2.3 适应能力差,人际冲突显著 | 第11-12页 |
2.4 认知能力欠缺,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 第12-13页 |
2.5 情绪情感问题突出,主导心境不佳 | 第13-14页 |
2.6 个性存在较大缺陷 | 第14页 |
2.7 没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 第14-16页 |
3.我国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 第16-23页 |
3.1 外界不良刺激和灰色污染是导致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客观诱因 | 第17页 |
3.2 家庭不良示范和不当教养方式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重要背景 | 第17-19页 |
3.3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称“危机期”的青春期年龄 | 第19-20页 |
3.4 高职院校基础薄弱,难以顾及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 第20页 |
3.5 心理健康教育忽视 | 第20-22页 |
3.6 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缺乏 | 第22-23页 |
4.提高我国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策略 | 第23-37页 |
4.1 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教育观 | 第23-26页 |
4.2 完善高职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 | 第26-28页 |
4.3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 第28-32页 |
4.4 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作用,优化心理成长环境 | 第32-35页 |
4.5 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服务辅导机制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