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充电方式、充电设备论文

全数字自动充电机的开发及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1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8页
 1.2 对象的特点及控制要求第8-10页
 1.3 系统的主要功能第10-11页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第11-18页
 2.1 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第11-12页
 2.2 系统的控制功能第12页
 2.3 系统的理论基础第12-16页
  2.3.1 智能控制简介第12-14页
  2.3.2 模糊控制简介第14-16页
 2.4 系统的硬件基础第16页
 2.5 系统的软件基础第16-17页
 2.6 系统的主要特点第17-18页
第三章 控制算法研究第18-36页
 3.1 模糊控制原理第18-23页
 3.2 模糊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器设计第23-28页
  3.2.1 模糊控制系统第23-24页
  3.2.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24-25页
  3.2.3 模糊控制器的静态特性第25-26页
  3.2.4 模糊控制器的动态特性第26页
  3.2.5 模糊控制器的动态稳定性第26-28页
  3.2.6 模糊控制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8页
 3.3 模糊控制系统的在线学习方法第28-33页
  3.3.1 控制规则评价算法第29-31页
  3.3.2 控制规则自修正算法第31-33页
 3.4 充电过程中模糊控制的实现第33-36页
第四章 系统下位机的硬件设计第36-51页
 4.1 下位机的硬件框图第36页
 4.2 下位机的各主要功能模块第36-47页
  4.2.1 CPU模块第36-38页
  4.2.2 存储模块第38-40页
  4.2.3 A/D模块第40-41页
  4.2.4 D/A模块第41页
  4.2.5 通信模块第41-43页
  4.2.6 显示模块第43-46页
  4.2.7 键盘模块第46-47页
  4.2.8 I/O扩展模块第47页
  4.2.9 电源模块第47页
 4.3 检测系统第47-49页
 4.4 充电电路第49-51页
第五章 系统下位机的软件设计第51-57页
 5.1 本系统对下位机软件的要求第51页
 5.2 程序结构选择第51-53页
 5.3 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第53页
 5.4 本系统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具体实现第53-57页
第六章 系统上位机的硬、软件设计第57-64页
 6.1 系统上位机的基本结构第57页
 6.2 系统上位机的通信第57-61页
 6.3 差错控制方法第61-62页
 6.4 检错编码第62-63页
 6.5 上、下位机联合操作流程第63-64页
第七章 系统的调试经验及其运行结果第64-73页
 7.1 系统的现场运行环境第64页
 7.2 系统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第64-65页
 7.3 印刷电路板设计注意事项第65-66页
 7.4 单片机的可靠性技术第66-71页
 7.5 系统的运行结果第71页
 7.6 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建立节约交易费用的经济行政法制度结构的思考
下一篇:从四所高职院校调查看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及矫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