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14页 |
一、 礼、俗含义及相互关系 | 第8-11页 |
二、 选题特征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三、 论题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汉初丧仪音乐中的礼、俗关系 | 第14-20页 |
一、 汉初国家礼制规定中的丧仪音乐制度 | 第14-17页 |
(一) 叔孙通所制礼仪中对丧葬音乐的规定 | 第14-15页 |
(二) “黄老”思想观念中的丧葬音乐形态 | 第15-17页 |
二、 汉初民间主流丧俗音乐的风格特征 | 第17-20页 |
第二章 武帝时期丧仪音乐礼、俗矛盾的调和及西汉国家丧仪音乐制度的初步形成 | 第20-30页 |
一、 一统儒术背景下的丧葬音乐观念 | 第20-22页 |
(一) 恪守古礼的理想主义丧乐观 | 第20-21页 |
(二) 开明融通的现实主义丧乐观 | 第21-22页 |
二、 汉初以来的民间丧乐习俗 | 第22-25页 |
(一) “厚死崇丧”的丧仪音乐之风 | 第22-23页 |
(二) “厚死崇丧”丧乐习俗形成的思想渊源 | 第23-25页 |
三、 西汉国家丧仪音乐制度的初步形成 | 第25-30页 |
第三章 东汉丧仪音乐在礼、俗调和基础上的新发展 | 第30-45页 |
一、 宫廷丧仪音乐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第30-38页 |
(一) 东汉国家丧仪中的“挽歌送葬”制度 | 第30-31页 |
(二) 东汉国家丧仪中的“鼓吹助丧”制度 | 第31-36页 |
(三) 东汉国家丧仪中的方相乐舞 | 第36-38页 |
二、 民间丧仪音乐风俗的进一步奢靡化发展 | 第38-42页 |
(一) 愈演愈烈的民间“乐丧”风俗 | 第38-41页 |
(二) 民间丧仪音乐中的傀儡戏风俗 | 第41-42页 |
三、 东汉丧仪音乐扩大发展的思想原因 | 第42-45页 |
(一) 谶纬迷信学说盛行 | 第42-43页 |
(二) 孝道观念深入人心 | 第43页 |
(三) 宗教思想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汉代丧仪音乐的形态成因及仪式功能 | 第45-51页 |
一、 汉代丧仪音乐的形态成因 | 第45-49页 |
二、 汉代丧葬音乐的仪式功能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