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输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引言 | 第1-10页 |
·油库自动控制的国内外现状和本课题的特点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8-10页 |
2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0-19页 |
·安全要求 | 第10-14页 |
·安全区域的划分 | 第10-11页 |
·电气的安全要求 | 第11页 |
·油品输转过程的安全要求 | 第11-12页 |
·油罐在输转中的安全要求 | 第12-14页 |
·管线在输转中的安全性要求 | 第14页 |
·功能要求 | 第14-15页 |
·油品输转中的特殊需求 | 第15-17页 |
·油罐中储油量的要求 | 第15-16页 |
·油罐在输转中的操作要求 | 第16页 |
·油泵在输转中的操作要求 | 第16-17页 |
·在输转过程中的—般约定 | 第17页 |
·数据要求 | 第17-19页 |
3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9-21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系统的安全措施 | 第20-21页 |
4 监测系统设计 | 第21-30页 |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21-22页 |
·泵的轴温监测 | 第22-23页 |
·铂热电阳温度传感器原理 | 第22页 |
·铂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泵的出口压力监测 | 第23-25页 |
·FYC-A15型防爆压力传感器原理 | 第24页 |
·FYC-A15型防爆压力传感器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泵房油气浓度监测 | 第25-27页 |
·可燃性气体监测的原理 | 第26页 |
·可燃性气体监测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监测软件设计 | 第27-28页 |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 第28-30页 |
5 PLC控制系统设计 | 第30-39页 |
·PUS概述 | 第30页 |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0-32页 |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2-34页 |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 第34-39页 |
·大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 第34-35页 |
·信号干扰问题 | 第35页 |
·PLC与匕位机的通讯机制 | 第35-36页 |
·通讯中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问题 | 第36-37页 |
·PUS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第37-39页 |
6 上位机控制系统设计 | 第39-76页 |
·主要功能 | 第39-41页 |
·LABWINDOWS/CVI软件 | 第41-44页 |
·软件介绍 | 第41-42页 |
·LabWindows/CVI软件的特点 | 第42-43页 |
·使用LabWindows/CVI开发软件的过程 | 第43-44页 |
·OMRON C200H的存储区域 | 第44-46页 |
·VOMRON C200H的通讯命令格式 | 第46-47页 |
·罐间油品输转功能的实现 | 第47-51页 |
·抽罐底油功能的实现 | 第51-53页 |
·真空罐油品输入到油罐功能的实现 | 第53页 |
·单个油罐监测功能的实现 | 第53-54页 |
·管道内油品监测功能的实现 | 第54-55页 |
·点动功能的实现 | 第55-57页 |
·急停功能的实现 | 第57-58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式 | 第58-76页 |
·Labwindows/CVI通讯功能的实现 | 第58-62页 |
·读取信息 | 第62-63页 |
·状态显示 | 第63-64页 |
·自动命令 | 第64-67页 |
·点动命令 | 第67-70页 |
·通讯校验 | 第70-72页 |
·与计量系统间的通讯 | 第72-73页 |
·输转工艺的简化 | 第73-74页 |
·上位机软件的可靠性 | 第74-76页 |
7 工作总结和前景展望 | 第76-78页 |
·工作情况 | 第76页 |
·运行的效果 | 第76-7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7页 |
·推广和发展前景 | 第77-78页 |
在读期间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声明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