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西南方言论文

兰银官话语音研究

兰银官话分布图第1-7页
兰银官话分区图第7-8页
提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12页
 二 文献回顾第12-13页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四 材料和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兰银官话概说第16-29页
 第一节 兰银官话区的语言概况第16-17页
  一 兰银官话的分布第16页
  二 方言岛和方言岛性质的地方话第16页
  三 少数民族语言第16-17页
 第二节 兰银官话与人文历史第17-20页
  一 底层民族第17页
  二 移民与方言形成第17-19页
  三 行政区划与方言地理第19-20页
 第三节 兰银官话的特点第20-29页
  一 语音方面第20-26页
  二 词汇方面第26页
  三 语法方面第26-29页
第二章 兰银官话的声母第29-54页
 第一节 知系字分[ts](?)的类型第29-34页
  一 知庄章组分[ts](?)的类型和分布第29-34页
  二 日母字的今读第34页
 第二节 合口呼(?)组声母的演变第34-41页
  一 类型和分布第35-36页
  二 发展演变第36-40页
  三 见系和知系同变第40-41页
 第三节 泥来母与鼻边音声母第41-44页
  一 泥来母分混类型和分布第41-42页
  二 例外字第42-44页
 第四节 见系开口二等字的异读第44-49页
  一 文白异读与词汇扩散第44-47页
  二 新老异读与语言的变异第47-48页
  三 空间差异第48-49页
 第五节 零声母第49-54页
  一 音值和分布第49-52页
  二 性质和归属第52-54页
第三章 兰银官话的韵母第54-76页
 第一节 鼻尾韵的演化第54-59页
  一 鼻尾弱化第54-56页
  二 韵类合并第56-59页
  三 小结第59页
 第二节 入声韵的异读与方言接触第59-69页
  一 韵母异读概况第59-63页
  二 韵母异读的性质第63-65页
  三 韵母异读的层次第65-69页
 第三节 高元音的摩擦化第69-76页
  一 音值和分布第70-72页
  二 音系意义第72-76页
第四章 兰银官话的声调第76-114页
 第一节 单字调第76-86页
  一 调类和分布第76-77页
  二 调类演化第77-83页
  三 调值和调型第83-84页
  四 入声调的归向第84-85页
  五 声调特字和声调别义第85-86页
 第二节 普通两字组连调第86-95页
  一 历时语音条件第87-91页
  二 共时语音条件第91-92页
  三 单字调自身的条件第92-95页
 第三节 虚化调第95-114页
  一 兰银官话虚化调的语音表现第96-104页
  二 虚化调的形成和发展第104-114页
附录 兰银官话代表点方言音系第114-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7页
后记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免疫相关基因在结核病和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分析
下一篇:论公司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