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电网企业层次绩效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5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来源 | 第15-23页 |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 第15-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8-19页 |
·选题的来源 | 第19-2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3-36页 |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评述 | 第23-26页 |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 第26-29页 |
·电网企业绩效评价模式评述 | 第29-33页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33-36页 |
·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36-37页 |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37-45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37-38页 |
·研究目标 | 第38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39-4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43-45页 |
第2章 省级电网企业绩效管理特性分析 | 第45-58页 |
·电网企业技术和管理特性对绩效形成的影响分析 | 第45-50页 |
·电网企业实物技术特性与绩效形成特性 | 第45-47页 |
·电网企业管理特性与绩效形成特性 | 第47-50页 |
·电网企业多层次的组织结构特性 | 第50-51页 |
·绩效形成过程中经营者作用分析 | 第51-54页 |
·经营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51-53页 |
·经营者对企业绩效的业绩贡献及其激励 | 第53-54页 |
·经营者业绩衡量思路 | 第54页 |
·电网企业多层次绩效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电网企业绩效计划的层次优化模型研究 | 第58-78页 |
·电网企业基于绩效的监管模式 | 第58-61页 |
·电网企业绩效计划层级优化问题的提出 | 第61页 |
·电网企业绩效计划的层级优化框架 | 第61-63页 |
·绩效计划层级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63-69页 |
·电网企业的优化目标的确定 | 第63-64页 |
·省电网企业绩效计划的层次优化模型 | 第64-67页 |
·电业局绩效计划的层次优化模型 | 第67-68页 |
·供电局绩效计划的层次优化模型 | 第68-69页 |
·科室和班组绩效计划的层次优化模型 | 第69页 |
·绩效任务的两层次优化模型 | 第69-72页 |
·绩效任务的层次优化策略 | 第72-74页 |
·模型求解 | 第74-76页 |
·数值例子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省级电网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研究 | 第78-109页 |
·战略目标、关键成功要素与关键绩效指标的关系 | 第78-80页 |
·绩效指标选择的准则 | 第80-81页 |
·电网企业绩效指标选择的可控性与信息性讨论 | 第81-84页 |
·电网企业绩效指标的属性分析 | 第81-82页 |
·绩效指标选取的信息性原理和可控性原理 | 第82-84页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指标选择 | 第84-103页 |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绩效指标开发程序 | 第84-86页 |
·省级电网企业绩效指标选取框架 | 第86-87页 |
·财务层面的绩效指标 | 第87-89页 |
·客户层面的绩效指标 | 第89-95页 |
·基于业务流程的内部生产运营绩效指标 | 第95-98页 |
·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 | 第98-103页 |
·省级电网企业绩效指标的分解实务 | 第103-108页 |
·电业局绩效指标的选取 | 第103-105页 |
·供电局绩效指标选取的具体操作 | 第105-106页 |
·部门(班组)KPI确定的具体操作 | 第106-107页 |
·岗位绩效指标确定的具体操作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5章 电网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设置研究 | 第109-118页 |
·指标权重确定的依据、原则与影响因素 | 第109-110页 |
·指标权重设置的基本方法 | 第110-113页 |
·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111-113页 |
·电网企业指标综合权重体系 | 第113-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6章 电网企业班组"工作积分制"考核方法研究 | 第118-129页 |
·电网企业绩效考核结果中的问题 | 第118-119页 |
·"居中趋势"突出的原因分析 | 第119-120页 |
·班组"工作积分制"考核的定义 | 第120页 |
·班组"工作积分制"考核方法的设计 | 第120-126页 |
·基本思路 | 第120-121页 |
·定额分值标准的确定 | 第121-122页 |
·角色责任系数的确定 | 第122-123页 |
·工作分值的分配 | 第123页 |
·工作质量的考核 | 第123-125页 |
·其他工作任务的积分 | 第125页 |
·工作积分的计算 | 第125-126页 |
·"工作积分制"的实施情况 | 第126-127页 |
·实行"工作积分制"考核后的效果 | 第127页 |
·实行"工作积分制"考核的条件准备 | 第127-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7章 员工年度绩效等级评定及修正模型研究 | 第129-139页 |
·考核结果修正问题的提出 | 第129-130页 |
·"偏松或偏紧"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130-131页 |
·员工年度绩效等级评定的重要性 | 第131-132页 |
·年度绩效等级排序范围的聚类分析 | 第132-133页 |
·员工年度绩效等级评定的修正模型 | 第133-136页 |
·修正的基本原则 | 第133-134页 |
·修正模型的推导 | 第134-135页 |
·修正模型的推广 | 第135页 |
·修正模型应用实例 | 第135-136页 |
·员工年度绩效等级评定的流程 | 第136-137页 |
·绩效等级评定修正模型优点 | 第137-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8章 电网企业绩效结果的应用研究 | 第139-165页 |
·绩效结果在薪酬分配上的应用 | 第139-162页 |
·员工实现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位绩效工资制转变 | 第139-143页 |
·电网企业绩效层次激励模型设计框架 | 第143页 |
·电网企业内部工效挂钩激励模型 | 第143-151页 |
·电网企业经营者年薪激励模型设计 | 第151-161页 |
·员工绩效工资分配模型 | 第161-162页 |
·绩效等级积分制的薪酬调整方法 | 第162-163页 |
·绩效结果与员工的岗位调整和职业生涯 | 第163-164页 |
·绩效结果与员工的教育培训 | 第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65-168页 |
1.论文工作总结 | 第165-166页 |
2.论文的创新 | 第166-167页 |
3.不足和展望 | 第167-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 第181-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