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 当今课堂纪律育人价值的缺失 | 第10页 |
(二) 当今课堂纪律预防维度的不足 | 第10-11页 |
(三) 农村初中生违纪行为的特点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 课堂违纪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 第11-12页 |
(二) 课堂违纪行为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职业情感的提升,稳定教师队伍 | 第12页 |
(三) 课堂违纪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 文献法 | 第17-18页 |
(二) 课堂观察法 | 第18页 |
(三)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四) 教育实验法 | 第18页 |
五、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一) 纪律 | 第18-19页 |
(二) 课堂纪律 | 第19页 |
(三) 课堂违纪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农村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的现状研究 | 第21-26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四、 研究材料 | 第21页 |
五、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21-26页 |
(一) 课堂违纪行为频率分析 | 第21-23页 |
(二) 课堂违纪行为强度分析 | 第23-24页 |
(三) 课堂违纪行为维度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农村初中生课堂违纪的成因研究 | 第26-35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三、 研究工具 | 第26页 |
四、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26-35页 |
(一) 学生方面 | 第28-29页 |
(二) 教师方面 | 第29-31页 |
(三) 教育影响方面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农村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 | 第35-46页 |
一、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二、 实验方法 | 第35-43页 |
(一) 被试 | 第35页 |
(二)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三) 测查工具 | 第35页 |
(四) 训练材料 | 第35-43页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四、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附录1 农村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观察表 | 第48-50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