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铁路道岔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我国微机监测发展概况第11-13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2章 现场结构概述第14-23页
   ·具体的现场说明第14-15页
     ·道岔定位位置的确定第14页
     ·道岔、警冲标坐标的计算第14-15页
   ·轨道电路概述第15-16页
     ·轨道电路作用及构成第15-16页
     ·轨道电路的原理第16页
   ·铁路道岔及典型安全问题第16-19页
     ·电动转辙机的构成及原理第16-17页
     ·电动转辙机转辙控制第17页
     ·铁路道岔典型安全问题第17-19页
   ·转辙机信号检测部分第19-20页
   ·监测系统总体方案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下位机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与实现第23-46页
   ·信号检测硬件设计方案第23页
   ·系统工作原理第23-26页
     ·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第23-24页
     ·功率信号计算原理第24-25页
     ·电压和电流有效值测量第25页
     ·SPI总线通讯第25-26页
   ·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第26-35页
     ·微控制器系统概述第26-28页
     ·信号采集电路第28-30页
     ·光隔RS-485总线模块第30-31页
     ·电流源模块第31-32页
     ·电源电路第32页
     ·电源监控电路第32-33页
     ·功率芯片系统复位第33页
     ·硬件抗干扰设计第33-35页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35-45页
     ·软件设计思想第35页
     ·数据采集程序框图及处理分析第35-37页
     ·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第37-38页
     ·精度校表方法分析第38-42页
     ·SPI通讯接口第42-44页
     ·软件抗干扰设计措施第44-45页
     ·系统误差分析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设计实现第46-62页
   ·串口通信方案介绍第46-49页
   ·串行通信知识介绍第49-53页
     ·通信方式的选择第49-52页
     ·RS-485协议简介及MAX485芯片介绍第52页
     ·PC机的RS-232串行口第52页
     ·串行通信总线标准及其接口第52-53页
   ·通信部分设计第53-56页
     ·用PC机实现与C8051f410微处理器的多点通讯第53-54页
     ·单片机与PC机通信协议第54-55页
     ·通信程序设计第55-56页
   ·上位机界面部分第56-61页
     ·程序设计思想第57-58页
     ·上位机通信软件的实现及界面展示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现场试验调试情况及结论第62-68页
   ·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第63-64页
   ·系统精度测量试验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设计工作总结第68-69页
   ·设计的不足与改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A 产品电路板图第74-76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识别技术在手持抄表机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节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