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什么是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学实践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 面向事情本身的问题探索第11-27页
 一、问题提出第11-14页
 二、意义诉求第14-17页
 三、概念界定第17-19页
 四、文献综述第19-24页
 五、方法运用第24-27页
第一章 教育史学的先行理解第27-47页
 一、概念与体系第27-39页
  (一) 教育历史与教育史学第28-32页
  (二) 教育史学与教育史哲学第32-35页
  (三) 教育史学说与教育史学科第35-39页
 二、视域与前提第39-47页
  (一) 教育史观念与教育史实践第40-43页
  (二) 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第43-47页
第二章 移植与创生:多元化的教育史学实践(1901-1949)第47-98页
 一、实证主义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47-64页
  (一) 罗振玉、王国维与蒋黼的教育史学实践第47-51页
  (二) 黄绍箕与柳诒徵的教育史学实践第51-56页
  (三) 胡适与陈东原的教育史学实践第56-64页
 二、相对主义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64-81页
  (一) 梁启超与何炳松的相对主义史学观念第64-66页
  (二) 姜琦与冯品兰的教育史学实践第66-72页
  (三) 王云五与雷通群的教育史学实践第72-81页
 三、唯物主义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81-98页
  (一) 李大钊的唯物主义史学观念第81-83页
  (二) 杨贤江的教育史学实践第83-90页
  (三) 陈青之的教育史学实践第90-98页
第三章 失语与停滞:一元化的教育史学实践(1950-1976)第98-118页
 一、革命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博弈第98-109页
  (一) 由批判转向革命:关于学风问题的讨论第98-102页
  (二) 阶级观念与历史主义的调和第102-106页
  (三) 教育思想史研究范式的确立第106-109页
 二、革命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109-118页
  (一) 革命史范式的形成第109-111页
  (二) 一元论的教育历史解释第111-118页
第四章 返本与开新:一元多式的教育史学实践(1977-)第118-154页
 一、回归传统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118-128页
  (一) 拨乱反正与回归传统第118-123页
  (二) 教育思想史与制度史研究第123-128页
 二、现代化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128-136页
  (一) 革命向现代化的转向第129-131页
  (二) 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第131-136页
 三、叙事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136-143页
  (一) 文化史联姻教育史第136-140页
  (二) 教育历史叙事研究第140-143页
 四、活动史范式的教育史学实践第143-154页
  (一) 面向教育史本身第143-148页
  (二) 教育活动史研究第148-154页
第五章 教育史学的实践转向第154-170页
 一、教育史研究的实践品性第154-162页
  (一) 关注当代:教育史研究的实践立场第154-157页
  (二) 走向生活:教育史研究的实践品性第157-160页
  (三) 口述历史:当代教育史的叙事范式第160-162页
 二、实践取向的教育史研究第162-170页
  (一) 人的活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第162-165页
  (二) 视域融合:回到教育历史现场第165-167页
  (三) 历史构境:实践取向的教育史研究第167-170页
余论 究竟什么是教育史?第170-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2-183页
后记第183-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
下一篇: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