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在初中古诗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一)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1. 流行歌曲 | 第10页 |
| 2. 语文课程资源 | 第10-11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 流行歌曲是中学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 | 第11-12页 |
| 2. 流行歌曲是良好的古诗词曲教学手段 | 第12页 |
| (三)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一、流行歌曲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依据 | 第13-17页 |
| (一) 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 1. 生活教育理论 | 第14页 |
| 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4-15页 |
| (二) 现实依据 | 第15-17页 |
| 1.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15页 |
| 2. 语文新课改的内在需要 | 第15-16页 |
| 3. 教学资源需要简便易行 | 第16-17页 |
| 4. 流行歌曲需要取材、取法于古典诗词曲 | 第17页 |
| 二、流行歌曲在初中古诗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 第17-38页 |
| (一) 内容方面的运用 | 第18-21页 |
| 1. 全篇引用 | 第18-19页 |
| 2. 部分引用 | 第19页 |
| 3. 运用之法 | 第19-21页 |
| (二) 意象方面的运用 | 第21-25页 |
| 1. 何为“意象” | 第21-22页 |
| 2. 运用之法 | 第22-25页 |
| (三) 写作手法方面的运用 | 第25-38页 |
| 1. 表现手法 | 第25-27页 |
| 2. 修辞手法 | 第27-36页 |
| 3. 结构技巧 | 第36-38页 |
| 三、流行歌曲融合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 第38-45页 |
| (一) 对学生进行的访谈 | 第38-41页 |
| (二) 运用流行歌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41-42页 |
| 1.“量”的难取舍 | 第41页 |
| 2.“质”的难把握 | 第41页 |
| 3. 师生代沟 | 第41-42页 |
| 4. 收放失度 | 第42页 |
| (三) 对运用流行歌曲的建议 | 第42-45页 |
| 1. 提高对流行歌曲的重视程度 | 第42页 |
| 2. 语文教研组的协同合作 | 第42-43页 |
| 3. 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 第43页 |
| 4. 加强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