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目前国内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 第9-10页 |
1.1.2 国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 | 第10-11页 |
1.1.3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2.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第12页 |
1.2.2 顺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 第12-13页 |
1.2.3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补充 | 第13页 |
1.2.4 拓展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 第13页 |
1.2.5 促进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 | 第13页 |
1.2.6 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快速发展 | 第13-15页 |
2 呼和浩特市第十二中学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 第15-29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1 积极心理学 | 第16页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发展心理学 | 第17页 |
2.3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3.1 健康 | 第17-18页 |
2.3.2 心理健康 | 第18-19页 |
2.3.3 心理健康教育 | 第19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19-28页 |
2.5 我校初中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 第28-29页 |
3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 第29-40页 |
3.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第29页 |
3.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第29-33页 |
3.2.1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29-30页 |
3.2.2 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30-31页 |
3.2.3 八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31-32页 |
3.2.4 八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第32-33页 |
3.3 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第33-38页 |
3.3.1 帮助学生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 第34页 |
3.3.2 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技巧 | 第34-35页 |
3.3.3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 第35页 |
3.3.4 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 | 第35-36页 |
3.3.5 帮助学生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 第36页 |
3.3.6 帮助学生摆脱自卑,建立自信 | 第36-37页 |
3.3.7 帮助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 第37-38页 |
3.3.8 热爱生命的感恩教育 | 第38页 |
3.4 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 第38-40页 |
3.4.1 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渗透素材 | 第38-39页 |
3.4.2 真诚关注教学环境,营造渗透氛围 | 第39页 |
3.4.3 精心构思教学流程,设计渗透环节 | 第39-40页 |
4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1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