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运行与维修论文--燃料、润滑料论文

宽馏分燃料设计及其预混低温燃烧的基础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9-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宽馏分燃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30页
    2.1 宽馏分燃料预混压燃燃烧排放特性研究综述第15-23页
        2.1.1 低温均质燃烧模式研究进展第15-18页
        2.1.2 汽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综述第18-22页
        2.1.3 汽柴油混合燃料喷射策略研究综述第22-23页
    2.2 汽柴油混和燃料喷雾燃烧机理研究综述第23-25页
        2.2.1 汽柴油混和燃料喷雾燃烧可视化研究综述第23-25页
        2.2.2 汽柴油混和燃料模拟计算研究综述第25页
    2.3 燃料特性参数和含氧燃料对预混压燃影响研究综述第25-28页
        2.3.1 燃料十六烷值和挥发性对燃烧与排放特性影响研究综述第26-27页
        2.3.2 含氧燃料对燃烧与排放特性影响研究综述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汽柴油混合宽馏分燃料设计第30-56页
    3.1 发动机试验台架及测试方法第30-33页
        3.1.1 发动机台架总体介绍第30-31页
        3.1.2 燃烧及排放测试分析方法第31-32页
        3.1.3 燃烧效率和指示热效率计算第32-33页
    3.2 汽柴油混合宽馏分燃料燃烧排放特性及其燃料设计第33-54页
        3.2.1 汽柴油比例对汽柴宽馏分燃料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第33-35页
        3.2.2 G50燃料与柴油燃烧排放特性对比第35-38页
        3.2.3 十六烷值对G50燃料预混压燃燃烧的影响第38-44页
        3.2.4 宽馏分燃料特性参数最优取值范围第44-48页
        3.2.5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G50燃料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第48-53页
        3.2.6 全馏分燃油及其理化特性第53-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含氧宽馏分燃料及其燃烧模式研究第56-80页
    4.1 PODE及其对宽馏分燃料理化特性的影响第56-60页
        4.1.1 PODE及其理化特性第56-59页
        4.1.2 PODE添加比例对宽馏分燃料理化特性的影响第59-60页
    4.2 含氧宽馏分燃料预混低温燃烧研究第60-79页
        4.2.1 PODE添加比例对宽馏分燃料着火性和燃烧质量的影响第60-62页
        4.2.2 GDP燃料预混低温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第62-70页
        4.2.3 GDP燃料MPCI燃烧模式第70-78页
        4.2.4 GDP燃料预混低温燃烧多缸机ESC循环测试第78-79页
    4.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宽馏分燃料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第80-97页
    5.1 汽柴油混合宽馏分燃料燃烧三维数值模型第80-86页
        5.1.1 Converge软件主要特点第80页
        5.1.2 喷雾模型第80-81页
        5.1.3 蒸发模型第81-82页
        5.1.4 燃烧和排放模型第82-84页
        5.1.5 湍流模型第84页
        5.1.6 计算工况和边界条件第84-85页
        5.1.7 数值模型可行性验证第85-86页
    5.2 G50燃料预混低温燃烧模拟计算解析第86-95页
        5.2.1 低负荷工况数值模拟解析第86-90页
        5.2.2 高负荷工况数值模拟解析第90-95页
    5.3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6章 PODE物性数据库和化学反应机理构建第97-116页
    6.1 PODE物性数据库的构建第97-104页
        6.1.1 PODE临界参数估算第97-98页
        6.1.2 液相粘度估算第98-99页
        6.1.3 表面张力估算第99-100页
        6.1.4 气化潜热估算第100-101页
        6.1.5 导热系数估算第101-102页
        6.1.6 饱和蒸汽压估算第102-103页
        6.1.7 比热容估算第103-104页
    6.2 PODE HCCI燃烧放热特性试验第104-110页
        6.2.1 试验设计与参数定义第104-105页
        6.2.2 PODE HCCI燃烧放热分析第105-109页
        6.2.3 高温单阶段与高温两阶段放热过程分析第109-110页
    6.3 PODE机理构建及验证第110-114页
        6.3.1 PODE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第110-112页
        6.3.2 PODE HCCI燃烧数值模拟第112-114页
    6.4 本章小节第114-11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120页
    7.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第116-118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8-119页
    7.3 展望与建议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茄转录因子SlbZIP38响应干旱和高盐胁迫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Kinect的果园精准喷施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