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供油凸轮型线设计与校核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燃油喷射系统与供油凸轮 | 第15-28页 |
2.1 柴油机对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要求 | 第15页 |
2.2 燃油喷射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8页 |
2.2.1 系统构成 | 第15-16页 |
2.2.2 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3 喷油泵 | 第18-20页 |
2.3.1 喷油泵的功用 | 第18页 |
2.3.2 喷油泵改进设计途径 | 第18-19页 |
2.3.3 柱塞速度对喷油特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 燃油喷射系统对供油凸轮提出的要求 | 第20-21页 |
2.5 供油凸轮 | 第21-27页 |
2.5.1 结构形式与型线形式 | 第21-23页 |
2.5.2 供油凸轮型线各段划分 | 第23页 |
2.5.3 压力角 | 第23-26页 |
2.5.4 凸轮廓线参数方程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供油凸轮型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 第28-37页 |
3.1 主要设计参数 | 第28-29页 |
3.2 推程段的设计原则 | 第29页 |
3.3 设计流程 | 第29-30页 |
3.4 关键参数设计 | 第30-34页 |
3.4.1 供油持续角 | 第30-31页 |
3.4.2 平均供油速度 | 第31页 |
3.4.3 供油提前角 | 第31-33页 |
3.4.4 几何尺寸设计 | 第33-34页 |
3.5 校核参数 | 第34-36页 |
3.5.1 凸轮的曲率半径 | 第34页 |
3.5.2 压力角 | 第34-35页 |
3.5.3 凸轮极限转速 | 第35页 |
3.5.4 接触应力与泵腔压力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供油凸轮型线交互式设计 | 第37-74页 |
4.1 正向设计 | 第37-50页 |
4.1.1 常见多函数混合凸轮设计 | 第37-44页 |
4.1.2 多项式函数凸轮设计 | 第44-50页 |
4.2 逆向设计 | 第50-66页 |
4.2.1 计算拟合原理 | 第51-53页 |
4.2.2 功能划分 | 第53-54页 |
4.2.3 分段函数拟合方式 | 第54-66页 |
4.3 凸轮校核 | 第66-70页 |
4.3.1 曲率半径校核 | 第66-67页 |
4.3.2 压力角校核 | 第67-68页 |
4.3.3 极限转速校核 | 第68-69页 |
4.3.4 许用泵腔压力校核 | 第69-70页 |
4.4 产品实例验证 | 第70-73页 |
4.4.1 DKM26供油凸轮 | 第70-71页 |
4.4.2 L21/31供油凸轮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某型燃油喷射系统供油凸轮型线改进设计 | 第74-83页 |
5.1 原凸轮型线 | 第74-75页 |
5.2 HJ凸轮型线交互式设计 | 第75-78页 |
5.3 柴油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78页 |
5.4 仿真模型 | 第78-80页 |
5.5 仿真结果 | 第80-82页 |
5.5.1 凸轮升程、速度和曲率半径对比 | 第80-81页 |
5.5.2 系统压力对比 | 第81-82页 |
5.5.3 接触应力对比 | 第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83-8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