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前言 | 第10-15页 |
| ·研究对象 | 第10-12页 |
| ·手部动词的界定 | 第10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界定 | 第10-11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界定 | 第11-12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 ·方法论意义 | 第12页 |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具体方法 | 第13页 |
| ·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 ·词典类 | 第13页 |
| ·语料库类 | 第13页 |
| ·网络语料 | 第13-14页 |
| ·创新之处、难点以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 ·难点 | 第14页 |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 ·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手部动词概念的提出 | 第15页 |
| ·关于手部动词语义方面的研究 | 第15-17页 |
| ·手部动词的语义延伸和转用 | 第17-18页 |
| ·基于语料库的手部动词研究 | 第18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 ·关于“打”的研究 | 第18-21页 |
| ·关于“敲”的研究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类别 | 第23-27页 |
| ·根据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语义分类 | 第23-25页 |
| ·身体动词分类标准 | 第23页 |
| ·手部动词分类标准 | 第23-24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分类标准 | 第24-25页 |
| ·根据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色彩义分类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句法特征 | 第27-39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句法分布 | 第27-31页 |
| ·出现在谓语位置上的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 | 第27-28页 |
| ·出现在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 | 第28-30页 |
| ·出现在定语位置上的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 | 第30-31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带宾语的情况 | 第31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带补语的情况 | 第31-35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带数量补语 | 第32-33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带结果补语 | 第33-34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带趋向补语 | 第34-35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带状态补语 | 第35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对句式的选择 | 第35-38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对句式S1’:NP_1+V+NP_2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对句式S2”:NP_1的 NP_2+V 的选择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语义研究 | 第39-55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语义范畴 | 第39-44页 |
| ·“用+GN+V” | 第39-41页 |
| ·“NP_1+把 NP_2+V” | 第41-44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 | 第44-54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语义特征提取的原则和步骤 | 第44-45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 | 第45-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语用特点 | 第55-61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句类分布特征 | 第55-56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修辞功能 | 第56-57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比喻用法 | 第56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拟人用法 | 第56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借代用法 | 第56-57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的语体色彩 | 第57-59页 |
| ·语体 | 第57页 |
| ·击打类单音节手部动词在语体上分布的不均衡性及原因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语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详细摘要 | 第68-71页 |